△《后乐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卫泾撰。泾字清叔,华亭人。徙居昆山。登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王楙《野客丛书》所谓“潮至夷亭出状元,甲辰卫泾果魁天下”者也。累官参知政事,封秦国公。卒谥文节。其事迹不具於《宋史》。惟《南宋翰苑题名记》载泾以开禧二年七月,官中书舍人,兼修玉牒官,直学士院。十月,除吏部侍郎,兼侍读。三年十月,除礼部尚书。十一月,除御史中丞。《宋史·宰辅表》载开禧三年十一月丙戌,泾自中奉大夫试御史中丞,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丁亥,兼权参知政事。十二月壬戌,泾与雷孝友同除参知政事。嘉定元年六月乙亥,罢为资政殿学士,知潭州。而集中谢表自潭州以后又尝一知福州,再知隆兴府。其历官岁月,尚可考见。泾初号拙斋居士,改号西园居士。后筑堂成,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语题之曰后乐堂。遂以自号,并名其集。原本凡七十卷,乃其子樵所编,尝刻之於永州。岁久亡佚。明杨枢淞《故述》仅著其名,而其本已不可见。今从《永乐大典》中裒辑编次,釐为二十卷。卫氏在宋世,以文学知名。泾诸父肤敏,绍兴间为礼部侍郎,立朝颇著风采。泾弟湜,亦湛深经术,所著《礼记集说》,已别著录。泾所作大都和平温雅,具有体裁。归有光《震川集》称其文章议论,有裨当世。当韩侂胄用事时,隐居十年。於所居石浦,辟西园,坚卧不出。其进退之际,盖能以礼自守者。今即集中诸奏疏考之,其《应诏论北伐劄子》谓两国相敌,持重者安,轻动者危。应兵常胜,首事常沮。力诋侂胄开衅之非,词意极为切直。其劾易祓、朱质、林行诸状,亦能抵触奸佞,侃侃不阿。他所论列,并中窾要。在当时可称正人。特其执政未久,《宋史》又佚而不传,其大节几就湮没。幸而遗文复显,犹得据以见其仕履之大略。故著之於录,补史文所未及焉。
《东莱诗集》·二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吕本中撰。本中有《春秋集解》,已著录。其诗法出於黄庭坚。尝作《江西宗派图》,列陈
《广陵集》·三十卷、《拾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王令撰。令,元城人。幼随其叔祖乙居广陵,遂为广陵人。初字钦美,后王
《玉笥集》·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张宪撰。宪字思廉,山阴人。家玉笥山,因以为号。少负才不羁。晚为张士诚所招。署太尉府
《二薇亭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徐玑撰。玑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赵师秀集作灵。字即古渊字,盖偶以别体书之。永
《灌园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吕南公撰。南公字次儒,南城人。《宋史·文苑传》称其於书无所不读,於文不肯缀辑陈言。熙宁
《嵩渚集》·一百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李濂撰。濂有《祥符先贤传》,已著录。《明史·文苑传》载:濂少年,尝作《理情赋》,
《内省斋文集》·三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汤来贺撰。来贺字佐平,改字念平,号惕菴,南丰人。前明崇祯庚辰进士,官至广东
《双溪草堂诗集》·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汪晋徵撰。晋徵字涵斋,休宁人。康熙己未进士,官至户部侍
《少岳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项元淇撰。元淇字子瞻,秀水人。以赀为光禄寺署丞。是集乃其弟元汴所刊。凡元汴与元淇唱和
《澹斋集》·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宋李流谦撰。流谦字无变,汉州德阳人。少以父良臣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
《道园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元虞集撰。集有《平猺记》,已著录。此集不列卷数,惟分八册。前七册题曰《道园学古录》
《绿杉野屋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徐以泰撰。以泰字陶尊,德清人。国子监生,乾隆二十二年官阳曲县知县。其诗皆早年之
《鲁斋集》·二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宋王柏撰。柏有《书疑》,已著录。柏好妄逞私臆,窜乱古经。《诗》三百篇,重为删定。《书
《于忠肃集》·十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于谦撰。谦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辛丑进士,授御史,历官兵部尚书。英宗复辟,为徐有贞
《五峰集》·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李孝光撰。孝光字季和,乐清人。隐居教授白野,泰哈布哈尝师事之。至正七年,诏徵隐士,
《常评事集》·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明常伦撰。伦字明卿,号楼居子,沁水人。正德辛未进士,除大理寺评事,谪寿州州判,迁知宁
《桐阴书屋集》·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崇勋撰。崇勋字彝存,号怡园,历城人。其诗沿新城末派,清脱有馀而深厚不足。
《元光漫稿》·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徵撰。徵字诚之,湖广桃源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布政司参议。归田后结庐於元光洞,因
《摛文堂集》·十五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慕容彦逢撰。彦逢字淑遇,宜兴人。元祐三年进士。调铜陵主簿。复中词科,
《渔洋文略》·十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盖康熙乙亥士祯所自编。前有其门人张云章《序》。士祯以诗名一时,而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