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川集》·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戴栩撰。栩字文子。朱彝尊《经义考》引王缵说,作字立子。未知孰是也。永嘉人。登嘉定元年进士。为太学博士,迁秘书郎。出知临江军,不赴。后复起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所著《浣川集》十八卷。案栩有绝句云:“近来万境心如洗,笑改斜川作浣川。”盖其罢官后所自号,因以名集也。外间久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采掇编次,釐为十卷。栩与徐照、徐玑、翁卷、赵紫芝等同里,故其诗派去四灵为近。然其命词琢句,多以镂刻为工,与四灵之专主清瘦者,气格稍殊。盖同源异流,各得其性之所近。至其文章法度,则本为叶適之弟子,一一守其师传,故研炼生新,与《水心集》尤为酷似。中如《论圣学》、《论边备》诸劄子,亦复敷陈剀切,在永嘉末派,可云尚有典型。惟是史弥远柄国之时,栩献诗谀颂,不一而足。而胡知柔以争济王事忤弥远,谪赴象台,栩又赋诗赠行,深致惋惜。前后若出两辙。昔韩愈上京兆尹李实书,深相推挹。及作《顺宗实录》,乃具列其罪。文人前后异论,虽往往而然,然不应一时之内,翻覆至於如是。岂非内托於权倖,外又附於清流欤?其人殊不足道,以词采取之可矣。《经义考》载栩所著有《五经说》,注曰已佚。今考其说,惟谓《周礼》特周公大约之书,当时未必尽行,其立论颇为有识。至於谓《诗》坏於卫宏之序,《春秋》误於《公羊》之传,《易》由於三圣《系》、《爻》、《彖》、《象》之互入,《书》失於孔壁序传简编之相乱。大抵南宋诸人轻诋汉儒之馀唾,虽不存可也。
《李义山诗注》·三卷、《附录》·一卷(通行本)国朝朱鹤龄撰。鹤龄有《尚书埤传》,已著录。李商隐诗旧有刘克、张文亮二家注本
《申斋集》·十五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刘岳申撰。岳申字高仲,吉水人。以吴澄荐,召为辽阳儒学副提举,不就。后授泰和州判,
《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内府藏本)宋朱子撰。《书录解题》载《晦庵集》一百卷、《紫阳年谱》三卷
《拙轩集》·六卷(永乐大典本)金王寂撰。寂字元老,蓟州玉田人,登天德二年进士,历官中都路转运使,谥文肃,《金史》不为立传
《东畬集》·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钱琦撰。琦有《钱子测语》,已著录。是集为其子蘥、蓘等所编。其文如《申请设县事宜》
《东皋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释妙声撰。妙声字九皋,吴县人。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
《水田居士文集》·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贺贻孙撰。贻孙有《诗触》,已著录。是集有文无诗,所作皆跌宕自喜,其《与艾千子
《高素斋集》·二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黄姬水撰。是集凡赋一卷,诗十二卷,杂文十六卷。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其诗如“北
《聪山集》·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申涵光撰。涵光字孚孟,亦作符孟,又曰孟和,复自号曰凫盟,取与“符孟”字音近也。永
《绣佛斋草》·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冯元鼎妻陈氏撰。陈氏,天台人。年二十馀,夫亡,守节。其诗多幽怨之音。国朝康熙初,其
《沧洲尘缶编》·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程公许撰。公许字季与,一字希颖,叙州宣化人。举嘉定四年进士。历官权刑部尚书,宝章阁
《澹然集》·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敬宗撰。敬宗字光世,号澹然居士,慈谿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
《敬业堂集》·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查慎行撰。慎行有《周易玩辞集解》,已著录。是编裒其生平之诗,随所游历,各为一集
《寒松堂集》·九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魏象枢撰。象枢字环极,蔚州人。顺治丙戌进士,历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
《绿滋馆稿》·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吴士奇撰。士奇有《史裁》,已著录。是集文八卷,诗一卷。其文虽不能步趋归、唐,而文从
《北山小集》·四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程俱撰。俱有《麟台故事》,已著录。是集凡诗十一卷,赋及杂文二十九卷。俱天性伉直
《朱子大同集》·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陈利用编。明林希元增辑。希元有《易注存疑》,已著录。是编皆朱子官同安时所作。考
《五岳山人集》·三十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黄省曾撰。省曾有《西洋朝贡典录》,已著录。是集凡赋诗十八卷,杂文二十卷。王世
《陶诗汇注》·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吴瞻泰撰。瞻泰字东岩,歙县人。是编成於康熙乙酉。首卷载宋吴仁杰、王质二家年谱,
《学古堂诗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季友撰。季友字客子,平湖人,康熙丁卯副榜贡生。其集卷一至卷三曰《南旋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