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川集》·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戴栩撰。栩字文子。朱彝尊《经义考》引王缵说,作字立子。未知孰是也。永嘉人。登嘉定元年进士。为太学博士,迁秘书郎。出知临江军,不赴。后复起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所著《浣川集》十八卷。案栩有绝句云:“近来万境心如洗,笑改斜川作浣川。”盖其罢官后所自号,因以名集也。外间久无传本。今从《永乐大典》采掇编次,釐为十卷。栩与徐照、徐玑、翁卷、赵紫芝等同里,故其诗派去四灵为近。然其命词琢句,多以镂刻为工,与四灵之专主清瘦者,气格稍殊。盖同源异流,各得其性之所近。至其文章法度,则本为叶適之弟子,一一守其师传,故研炼生新,与《水心集》尤为酷似。中如《论圣学》、《论边备》诸劄子,亦复敷陈剀切,在永嘉末派,可云尚有典型。惟是史弥远柄国之时,栩献诗谀颂,不一而足。而胡知柔以争济王事忤弥远,谪赴象台,栩又赋诗赠行,深致惋惜。前后若出两辙。昔韩愈上京兆尹李实书,深相推挹。及作《顺宗实录》,乃具列其罪。文人前后异论,虽往往而然,然不应一时之内,翻覆至於如是。岂非内托於权倖,外又附於清流欤?其人殊不足道,以词采取之可矣。《经义考》载栩所著有《五经说》,注曰已佚。今考其说,惟谓《周礼》特周公大约之书,当时未必尽行,其立论颇为有识。至於谓《诗》坏於卫宏之序,《春秋》误於《公羊》之传,《易》由於三圣《系》、《爻》、《彖》、《象》之互入,《书》失於孔壁序传简编之相乱。大抵南宋诸人轻诋汉儒之馀唾,虽不存可也。
《墙东类稿》·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元陆文圭撰。文圭字子方,江阴人。幼而颖悟,博通经史及天文、地理、律象、医药、算数之学。
《贞翁净稿》·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周伦撰。伦字伯明,晚号贞翁,昆山人。宏弘治己未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谥康僖。
《晚帘集》·七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箴撰。箴字于宝,龙溪人,由贡生,官连城县教谕。是集文三卷,诗四卷。前三卷分体,后
《灌研斋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元鼎撰。元鼎字梅公,吉水人。前明天启壬戌进士,入国朝,官至兵部左侍郎。所著诗
《滇南行稿》·四卷、《附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苏章撰。章字文简,号云崖,馀干人,成化乙未进士,官至延平府知府。初
《苏魏公集》·七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苏颂撰。颂字子容,南安人,徙居丹阳。庆历二年进士。官至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拙斋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奇龄撰。奇龄有《春秋测微》,已著录。其平生潦倒场屋,老而不遇,刻意以古文自任,所
《白云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昂撰。昂字尔瞻,一字云仲,莆田人,自号“白云先生”。是集前有锺惺所作传,称集本十六
《章格庵遗书》·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章正宸撰。正宸字羽侯,号格庵,晚号“偁东饿夫”,会稽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吏科给
《黄洛邨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黄宏纲撰。宏纲字正之,雩都人。正德丙子举人,官至刑部主事。是集乃其孙宜璞所刻,上卷
《艾轩集》·九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林光朝撰。光朝字谦之,莆田人。登隆兴元年进士。历官国子祭酒,兼太子左
《徐氏海隅集》·四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徐学谟撰。《明史·艺文志》载,《学谟文集》四十三卷,《千顷堂书目》亦载,《学
《忠正德文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赵鼎撰。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人。登崇宁五年进士第。累官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
《周元公集》·九卷(编修朱筠家藏本)宋周子撰。周子之学以主静为宗。平生精粹,尽於《太极图说》、《通书》之中。词章非所留意
《金斋集》·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宋诺撰。诺字子重,号金斋,故城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是集,文三卷,诗一卷
《茶山集》·八卷(永乐大典本)宋曾几撰。几字吉甫,赣县人,徙居河南。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历校书郎
《怀葛堂文集》·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梁份撰。份字质人,南丰人。尝学於宁都魏禧,得其文律。是集前十四卷为杂文,末一
《东园文集》·十三卷、《续编》·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郑纪撰。纪字廷纲,别号东园,仙游人。天顺庚辰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
《姚东泉文集》·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姚镆撰。镆字东泉,慈谿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总督两广,中蜚语罢职。后复
《鸿泥堂小稿》·八卷、《续稿》·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薛章宪撰。章宪字尧卿,自号浮休居士,江阴人。《小稿》刻於正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