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稿略》·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包恢撰。恢字宏父,建昌人。嘉定十三年进士。历官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少保,谥文肃。《宋史》本传称恢诸父皆从朱子学,少时即闻心性之旨。历官所至,破豪猾,去奸民,治蛊狱,课盆盐。然於《贾似道传》又称似道行公田法时,恢知平江,督买民田,至以肉刑从事。两传皆出托克托手,乃贤奸迥异。盖《宋史》於道学诸人,例多褒美。虽有恶迹,亦讳之不书。而似道传中则偶忘刊削此事,故有是矛盾也。恢平生不以文名,史传亦绝不及其著作。惟元刘埙《隐居通议》有云:“恢以学文为时师表,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辄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盖其学力深厚,不可涯涘”云云。独推重之甚至。今观所作,大都疏通畅达,沛然有馀。其奏劄诸篇,亦剀切详明,得敷奏之体。虽附合权奸,不免负其所学。置其人而论其文,固亦不失为儒者之言矣。《隐居通议》又称恢“平生最疑《周礼》,以为非圣哲之书。遂著书剖其非,号曰《周礼六官辨》。景定壬戌,恢与刘克庄同侍缉熙殿,克庄奏之。有诏宣取,欧圣弼为作进表。虽所辨未当,而表则极佳”云云。此事本传失载,而《六官辨》亦不在集中。意其有别本单行,故未经收入欤?集为恢所自编。《宋史·艺文志》、马氏《经籍考》皆未著录。世亦别无传本,原目已不可考。今从《永乐大典》采掇编辑,共得文七十馀首、诗八十馀首,釐为八卷。而以恢自识及门人郑无妄书后附於末简。尚略见是集之始末也。
《北山律式》·二卷、附《王炎诗》·一卷、《晁冲之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叶梦得所选程俱诗也。梦得有《春秋传》,俱
《蠛蠓集》·五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明卢柟撰。柟字少楩,濬县人。以赀为国子监生。负才忤县令。令诬以杀人,榜掠论死,淹
《梁溪集》·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李纲撰。纲有《建炎时政记》,已著录。是集首载宋少保观文殿大学士陈俊
《静学文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王叔英撰。叔英名原采,以字行,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孺、林佑并徵至
《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汪元量撰。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度宗时以善琴供奉掖庭。宋亡
《丛碧山房集》·五十七卷、附《诗义固说》·二卷(内府藏本)国朝庞垲撰。垲字霁公,号雪崖,任邱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
《强斋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殷奎撰。奎字孝章,号强斋,昆山人。洪武初,以荐例授州县职。以母老请近地,除咸阳教谕,
《抚皖治略》·一卷、《抚楚治略》·一卷、《穀城水运纪略》·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杨素蕴撰。《抚皖治略》,乃其官安徽巡
《河南集》·二十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尹洙撰。洙有《五代春秋》,已著录。洙为人内刚外和,能以义自守。久历边塞,灼知情形
《张文贞集》·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玉书撰。玉书字素存,丹徒人,顺治辛丑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贞。是集
《千虑策》·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杨万里撰。万里有《诚斋易学》,已著录。是编凡《君道》三策、《国势》三策、《治原》三策
《苏平仲集》·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苏伯衡撰。伯衡有《空同子瞽说》,已著录。是集卷首有洪武四年《刘基序》,而集中《厚
《燕香斋文集》·四卷、《诗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刘馀祐撰。馀祐字申徵,号玉吾,又号“燕香居士”,宛平人。其自称
《栗斋文集》·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金瑶撰。瑶有《六爻原意》,已著录。是集乃其外孙江从龙所梓。文颇有轶宕之致,其阐发
《所安遗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别号所安,长沙茶陵人。延祐二年进士。除龙泉县主簿。栖迟薄宦,惟
《汶阳端平诗隽》·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周弼撰。弼字伯弜,汶阳人。所选《三体唐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之,乃称
《白云集》·七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唐桂芳撰。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歙县人。教授元之第五子。少从洪焱祖学
《晞发集》·十卷、《晞发遗集》·二卷、《遗集补》·一卷、附《天地间集》·一卷、《西台恸哭记注》·一卷、《冬青引注》一卷(
《司空表圣文集》·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司空图撰。图,河内人。表圣,图字也。僖宗时知制诰,为中书舍人。旋解职去,晚自号
《青要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吕谦恒撰。谦恒字天益,河南新安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光禄寺卿。谦恒尝读书“青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