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松阁集》·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宋詹初撰。初字以元,休宁人。始为县尉,以荐入太学为学录。尝上《乞辨邪正疏》,忤韩侂胄,罢归。所居曰流塘里,故其诗文名《流塘集》。《宋史·艺文志》不载。诸家书目亦不著录。据其子阳跋,称旧有二十一卷,后毁於火。阳於族人处乞得残本,归而藏之。又有其十六世孙景凤、十七世孙璧二跋,称嘉靖戊午,景凤等始鋟於木。因其读书之处,改名曰《寒松阁集》。分为三卷。首卷《翼学》十篇,述学问大旨。又《序经》二篇,《序论语》上下篇,义如《易序卦》之例。次卷为目录五十五条,分上、下二篇。三卷为古今体诗四十九首,又附以往来书简。末有宋饶鲁、李士英及明嘉靖间田恬等跋。据璧跋,是集之刻共四十一版。此本版数相符,盖从刻本影抄也。核其立言大旨,如与詹体仁论道,体仁摘其《咏水》诗“野人见清不见水,却道无水亦无清”之句,深以为疑。盖不免稍涉於禅。至《翼学·大道章》所言器理有无之旨,目录第一条所言知止运用二段工夫之说,则又皆力辟释、老。观其目录载“或问:‘尊德性,道问学,朱子本来自全。陆子前面,只尊德性一边,因朱子方走道问学。’曰:‘此非学者所可轻议。’”则所学实介於朱、陆之间,似明代调停之说。其书晚出,真伪盖不可知。然景凤作《詹氏小辨》,其言驳杂恣肆,殊无忌惮。而此集议论颇醇谨,殊不类景凤所为。疑以传疑,姑以其言有可取而录之。其所自来,存而不论可矣。厉鹗《宋诗纪事》所录初诗,即据此本,盖亦未敢确指其赝。惟其字曰“以元”,鹗书乃作“子元”,与原跋不合。名字世系,其子孙所述未必误。鹗书盖传刻之讹也。
《涂水集》·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寇天叙撰。天叙字子惇,榆次人,正德戊辰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
《桃谷遗稿》·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陆俸撰。俸字天爵,吴县人,正德辛未进士。官刑部时,尝以谏南巡,廷杖,后终於宝庆府知
《抱经斋集》·二十卷、附《焚馀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徐嘉炎撰。嘉炎字华隐,秀水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
《张文忠集》·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孚敬撰。孚敬有《谕对录》,已著录。是集凡《奏疏》八卷,《诗稿》四卷,《续稿》一
《寒香草堂集》·四卷(检讨萧芝家藏本)国朝刘元燮撰。元燮字孟调,湘潭人。雍正庚戌进士,官至山西道御史,缘事降广西布政司经
《江声草堂诗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金志章撰。志章字绘卣,仁和人。雍正癸卯举人,官至口北道。是编分七集:曰:《敝
《性善堂稿》·十五卷(永乐大典本)宋度正撰。正有《周子年谱》,已著录。《宋史》正本传载正有《性善堂集》,而不著卷数。赵希
《南行集》·四卷、《东游集》·二卷、《北观集》·四卷、《山中集》·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邱云霄撰。云霄字凌汉,号止山
《云东拾草》·十四卷、《附录》·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韩世能撰。世能字存良,长洲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
《芙蓉集》·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宗元鼎撰。元鼎字定九,号梅岑,江都人。尝从王士祯学诗。《渔洋诗话》称,其诗以风调
《溪堂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谢逸撰。逸字无逸,临川人。屡举不第。然以诗文名一时。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列黄庭坚而下凡
《汤子遗书》·十卷、附录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汤斌撰。斌有《洛学编》,已著录。斌在国初,与陆陇其俱号醇儒。陇其之学,
《已畦集》·二十一卷、《原诗》·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叶燮撰。燮有《江南星野辨》,已著录。是集前有《自序》,论文章利
《敲空遗响》·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僧如乾撰。如乾字憨休,四川人,尝主陕西兴善、燉煌等寺。是集凡杂文八卷,诗四卷。
《莱山堂集》·八卷、《遗稿》·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章金牧撰。金牧字云李,归安人,由监生官柏乡县知县。其时文纵横博丽
《别本芦川归来集》·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张元幹撰。是集已於《永乐大典》中裒辑成编,别著於录。此本凡诗二卷、杂文三卷
《松门稿》·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庭譔撰。庭譔字敬卿,华州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年未四十而殁,故诗文皆未
《献丑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许棐撰。棐有《梅屋集》,已著录。是集前有嘉熙丁酉《自序》,仅短文十一篇、樵谈三十则。
《华泉集选》·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边贡撰。贡《华泉集》已著录。此本乃国朝王士祯所删定。其《序》谓济南诗派,大昌於华泉
《虎溪渔叟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命清撰。命清字穆叔,临川人。是书前后无“序”、“跋”,惟冠以《临川县志》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