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轩集》·六卷(永乐大典本)
金王寂撰。寂字元老,蓟州玉田人,登天德二年进士,历官中都路转运使,谥文肃,《金史》不为立传。元好问《中州集》载其诗入《乙集》中,而仕履亦仅见梗概。今以寂诗文所著年月事迹参互考证,知寂自登第后於世宗大定二年为太原祁县令。十五年尝奉使往白霫治狱。十七年以父艰归。明年起复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迁通州刺史兼知军事。又迁中都副留守。二十六年冬由户部郎出守蔡州。二十九年被命提点辽东路刑狱。章宗明昌初召还,终於转运使之职。而集中《谢带笏表》有“世宗飨国,臣得与谏员”语,则又尝为谏官。又有“群言交构,挤臣不测之渊”语,而《丁未肆眚诗》有“万里湘累得自新”句。丁未为大定二十七年。《世宗本纪》载是年三月辛亥,以皇长孙受册肆赦,并与集合。是寂之刺蔡州,当以人言去国。而集中情事不具其颠末,莫能详也。《中州集》称寂著有《拙轩集》、《北迁录》诸书。今《北迁录》已失传。而好问所选寂诗仅七首,又附见《姚孝锡传》后一首,其他亦久佚不见。惟《永乐大典》所载寂诗文尚多,虽如好问所摘《留别郭熙民诗》诸联及蒋一葵《长安客话》所纪《卢植墓诗逸句》,皆未见全篇,亦不能尽免於脱阙。而各体具存,可以得其什七矣。寂诗境清刻鑱露,有戛戛独造之风。古文亦博大疏畅,在大定、明昌间卓然不愧为作者。金朝一代文士见於《中州集》者不下百数十家,今惟赵秉文、王若虚二集尚有传本,馀多湮没无存。独寂是编幸於沉埋晦蚀之馀复显於世,而文章体格亦足与《滹南》、《滏水》相为抗行。谨次第裒缀,厘为六卷。俾读者揽其崖略,犹得以考见金源文献之遗,是亦可为宝贵矣。
《积斋集》·五卷(永乐大典本)元程端学撰。端学有《春秋三传辨疑》,已著录。其文集《元史》本传不载,世亦未见传本,惟《文渊
《别本韩文考异》·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王伯大编。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人。嘉定七
《李太白诗集注》·三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琦撰。琦字琢崖,钱塘人。注李诗者自杨齐贤、萧士赟后,明林兆珂有《李诗钞
《竹素山房诗集》·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吾邱衍撰。衍有《晋史乘》,已著录。此其所著诗集,而附以遗文二篇。其诗颇效李贺
《大拙堂集》·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载鸣撰。载鸣,字虚卿,泰和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通政使。是集前六卷为杂文,后二卷
《陵川集》·三十九卷、《附录》·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郝经撰。经有《续后汉书》,已著录。其生平大节,炳耀古今,而学问
《玉楮集》·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岳珂撰。珂有《九经三传沿革例》,已著录。此集凡诗三百八十五首。其编年起理宗嘉熙戊戌
《所安遗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别号所安,长沙茶陵人。延祐二年进士。除龙泉县主簿。栖迟薄宦,惟
《道乡集》·四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邹浩撰。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人。元丰五年进士。官终直龙图阁,赠宝文阁学士。谥曰忠。事
《赭留集》·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文焕撰。文焕有《诗经考》,已著录。是集诗文共为一卷,乃其与黄道周同下诏狱时所作,故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祎撰。祎有《大事记续编》,已著录。是集前十二卷题“鄱阳刘杰编辑,庐陵刘同校
《赐书堂诗选》·八卷(编修吴寿昌家藏本)国朝周长发撰。长发字兰坡,别号石帆,会稽籍,山阴人。雍正甲辰进士,选庶吉士,散馆
《澄江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有《八纮译史》,已著录。是集皆古今体诗,盖其官江阴时所作,故以“
《宗子相集》·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宗臣撰。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庚戌进士。除刑部主事,移吏部文选司,进稽勋司员
《石溪文集》·七卷、《附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周叙撰。叙字功叙,吉水人,永乐戊戌进士,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事
《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永乐大典本)宋赵蕃撰。蕃字昌父,号章泉,先世郑州人。建炎初,其曾
《憺园集》·三十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徐乾学撰。乾学有《读礼通考》,已著录。乾学家富图籍,圣祖仁皇帝购求遗书,乾学奏
《竹轩杂著》·六卷(永乐大典本)宋林季仲撰。季仲字懿成,永嘉人。登进士第。历官太常少卿,知婺州。自号芦山老人。尝侨居暨阳
《赤城集》·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顾起纶撰。是集乃万历戊寅起纶游赤城所作。上卷为诗六十一首,下卷为游记一篇,而
《集玉山房稿》·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葛昕撰。昕字幼明,号龙池,德平人。官尚宝司卿。昕以荫起家,初除都督府都事。扬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