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山集》·四十卷、《附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金元好问撰。好问字裕之,秀容人,登兴定五年进士,历内乡令。天兴中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事迹具《金史·文艺传》。是集凡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为明储巏家藏本。弘治戊午,沁州李翰为刊版以行。前有李冶、徐世隆二《序》,末有王鹗、杜仁杰二《跋》。集末《附录》一卷,则储巏所裒辑也。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至所自作,则兴象深邃,风格遒上,无宋南渡末江湖诸人之习,亦无江西流派生拗粗獷之失。至古文绳尺严密,众体悉备,而碑版志铭诸作尤为具有法度。晚年尝以史笔自任,构野史亭,采金源君臣遗言往行,裒辑纪录至百馀万言。今《壬辰杂编》诸书虽已无传,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所著,故於“三史”中独称完善,亦可知其著述之有裨实用矣。
《章格庵遗书》·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章正宸撰。正宸字羽侯,号格庵,晚号“偁东饿夫”,会稽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吏科给
《登州集》·二十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林弼撰。弼字元凯,龙溪人。元至正戊子进士,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
《岳归堂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谭元春撰。元春字友夏,天门人,天启丁卯举人。《明史·文苑传》,附见《袁宏道传》中。
《古廉集》·十一卷、《附录》·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李时勉撰。时勉本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永乐甲申进士,官至国子监祭
《在轩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黄公绍撰。公绍字直翁,昭武人,宋咸淳元年进士。集中《樵川新驿记》称至元二十有三年。
《万青楼诗文残编》·一卷(国子监助教张羲家藏本)国朝邵昂霄撰。昂霄有《万青楼图编》,已著录。所著诗文名《万青楼稿》,身后
《陶诗汇注》·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吴瞻泰撰。瞻泰字东岩,歙县人。是编成於康熙乙酉。首卷载宋吴仁杰、王质二家年谱,
《橡村集》·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朱缃撰。缃字子青,号橡村,历城人,候补主事。尝学诗於王士祯,所作具有法程,而早年夭
《郑忠肃奏议遗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郑兴裔撰。兴裔字光锡,初名兴宗。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由成忠郎历官江东路钤辖,
《东洲初稿》·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夏良胜撰。良胜有《中庸衍义》,已著录。《明史》本传称良胜除名以后,辑其部中章奏,
《廖恭敏佚稿》·一卷、《附录》·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廖庄撰。庄字安止,号东山,吉水人,宣德庚戌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
《慈湖遗书》·十八卷、《续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杨简撰。简有《慈湖易传》,已著录。金谿之学,以简为大宗。所为文
《庄简集》·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光撰。光有《周易详说》,已著录。其集目载於《绍兴正论》者四十卷,载於《宋史·艺文志》
《江湖闲吟》·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王道撰。道字直夫,漳浦人,官金山县知县。卷首有黄之隽《序》,称所著有《鹿皋文集》
《全室外集》·九卷、《续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僧宗泐撰。宗泐字季潭,临安人。洪武初举高行沙门,命住天界寺。寻往西
《澹友轩集》·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薛所蕴撰。所蕴字子展,前明崇祯戊辰进士,入国朝,官至礼部侍郎。是集凡杂文百馀篇
《闺房集》·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陈珮撰。珮字怀玉,天长人,江都诸生江昱之妻。是集仅诗四十首,长短句十首,附以《传
《永思斋文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李日茂撰。日茂字文华,号培吾,青县人。万历丙戌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日茂官御
《聊园全集》·十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孔贞瑄撰。贞瑄有《大成乐律》,已著录。贞瑄少游江淮,既而官泰安、济南,继乃远宰
《百川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楼撰。楼字子虚,常熟人。嘉靖丙午举人,官湖州府推官。工於制义,与胡友信、瞿景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