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亨集》·六卷(永乐大典本)
元杨宏道撰。宏道字叔能,淄川人,生金之季,其事迹不见於史传。以集中诗文考之,金宣宗兴定末始与元好问会於京师。是时金已南迁,至哀宗正大元年,尝监麟游酒税。后又仕宋,以理宗端平元年为襄阳府学教谕。其《投赵制置札》,有“归朝未满三载”语,则当以绍定末南归者。而集中又有《赠仲经诗序》,称“端平二年清明后,出襄阳,摄唐州司户,十二月上旬北迁,寓家济源”云云。则在宋未久,旋入於元。考之《宋史》,是岁七月,元兵至唐州,全子才弃师宵遁,唐州遂为元所取,宏道盖因此北迁耳。其后遂鲜所表见,当未经复仕。惟集中《门帖子》有“己酉再逢鬓未皤”之句,计入元又十四五年,而宏道年已六十矣。综其生平,流离南北,窃禄苟全。其出处之际,盖无足道,然其诗则在当日最为有名。元好问序其集,谓金南渡后学诗者,惟辛敬之、杨叔能以唐人为指归。又序杨飞卿《陶然集》,谓贞祐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皆号称专门。又有《赠宏道诗》云“海内杨司户,声名三十年”。又云“星斗龙门姓氏新,岂知书剑老风尘”。其倾倒於宏道甚至。刘祁《归潜志》亦以宏道与好问及李汾、杜仁杰并称。同时若赵秉文、杨云翼见其诗,并称叹不已。秉文至比之金膏水碧,物外难得之宝。今观所作五言古诗,得比兴之体,时时近汉、魏遗音。律诗风格高华,亦颇有唐调。虽不及好问之雄浑苍坚,然就一时诗家而论,固不可谓非北方之巨擘也。焦竑《经籍志》,载《小亨集》十五卷,世久失传。今从《永乐大典》中搜辑编缀,厘为诗五卷、文一卷。
《春及堂诗集》·四十三卷(太常寺卿倪承宽家藏本)国朝倪国琏撰。国琏有《康济录》,已著录。是集,乃乾隆壬辰其子承宽所刊。凡
《薛文清集》·二十四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薛瑄撰。瑄有《读书录》,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关西张鼎所编。初,瑄集未有刊本
《松泉诗集》·六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江昱撰。昱有《尚书私学》,已著录。其平生喜为韵语,与编修程梦星等相唱和,游迹多
《方泉集》·四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周文璞撰。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又号山楹,阳穀人。诸书不详其仕履。盖亦江湖
《涉江诗选》·七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潘之恒撰。之恒有《黄海》,已著录。之恒初以文词受知於汪道昆、王世贞,既而赴公车不
《九华集》·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员兴宗撰。兴宗有《采石战胜录》,已著录。其集见於焦竑《国史经籍志》者
《博望山人稿》·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曹履吉撰。履吉字元甫,当涂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河南提学佥事。是集诗六卷,文十
《宝菌堂遗诗》·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赵执端撰。执端号缓菴,益都人。雍正中,分益都置博山,赵氏所居割隶焉,故此本追题
《五鹊别集》·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卢宁撰。宁字献子,号冠岩,南海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登州府知府。宁受业黄佐之门,佐
《滏水集》·二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金赵秉文撰。秉文字周臣,自号闲闲道人,滏阳人,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历官翰林侍读学士,拜
《雪鸿堂文集》·十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李蕃撰。蕃字锡徵,号懒菴,通江人。顺治丁酉举人。官黄县知县。是集,为其子锺峨
《王襄敏集》·二卷、《续集》·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王越撰。是编即其曾孙绍思所辑。第一卷为疏议,皆处置边务及奏报捷音
《存家诗稿》·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杨巍撰。巍字伯谦,号梦山,海丰人,嘉靖丁未进士,累官吏部尚书,赠少保,事迹具《明史
《石田诗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沈周撰。周有《石田杂记》,已著录。此集不标体制,不谱年月,但分《天文》、《时令》等
《蕉林诗集》·(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梁清标撰。清标字玉立,清苑人。前明崇祯癸未进士,改庶吉士;入国朝,官至保和殿
《宝晋英光集》·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米芾撰。芾有《画史》,已著录。其集於南渡之后,业已散佚。绍定壬辰,岳珂官润州时
《宫教集》·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崔敦礼撰。敦礼有《刍言》,已著录。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敦礼集二十卷。其本久佚。他家书
《弘艺录》·三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邵经邦撰。经邦字仲德,仁和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以论劾张孚敬下狱谪戍
《研山山人漫集》·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方盱撰。盱字文明,后弃举子业,将游五岳,取庄子《逍遥游》语,改名大年,苏州
《因园集》·十三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赵执信撰。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益都人。雍正中分益都置博山县,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