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斋诗集》·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侯克中撰。克中字正卿,真定人。幼丧明,聆群儿诵书,不终日,能悉记其所授。稍长习词章,自谓不学可造诣。既而悔之,以为刊华食实,莫首於理。原《易》以求,乃为得之。於是精意读《易》,著书名《大易通义》。年至九十馀而卒。今《通义》已不传,而袁桷所作《序》尚见《清容居士集》中,可略见克中本末。此乃所作诗集,犹元时旧刻。卷首有毛晋私印,盖汲古阁所藏。中间律体最多,而七言律为尤夥。卷一、卷二皆咏经史之作。卷八为谐音格,乃每首全以音通字异者相叶。如一东叶同、峒、桐、铜、童,二冬叶镛、庸、容、墉、蓉之类。凡七言三十一首,五言二十一首。亦克中自创之格,为古所未有。其诗颇近击壤一派,多涉理路。而抒情赋景之作,亦时有足资讽咏者。昔唐汝询幼而失明,长而能诗,《姑蔑》一集,明人诧为古所未有,而不知克中已在前,是亦足为是集希传之证。又汝询能注唐诗解,而克中乃至能诂经,是所学又在汝询上矣。
《北郭集》·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徐贲撰。贲字幼文,其先蜀人,徙常州,再徙平江。张士诚开阃,辟为属官。贲与张羽俱避居湖
《格斋》四六·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王子俊撰。子俊字材臣,吉水人。安丙帅蜀,尝辟为制置使属官。其始末则未详也。所著有
《臞轩集》·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迈撰。迈字实之,兴化军仙游人。嘉定十年进士。调南外睦宗院教授。召试学士院,改通判漳州
《汪禹乂诗集》·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汪淮撰。淮字禹乂,休宁人,隆庆间山人也。是集皆古今体诗,前有陈履、王世贞、刘凤
《兰樵归田稿》·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张榕端撰。皆康熙甲申以后,致仕归里之作,其诗直抒胸臆,多入香山一派。盖老境优游
《玉堂公草》·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高拱撰。是编首载《大学讲义》一卷,《中庸讲义》一卷,《论语讲义》三卷,皆嘉靖
《练溪集》·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傅米石撰。米石字立元,钜野人,康熙癸巳举人。是集凡文二卷,诗二卷,杂记一卷,前有其
《壮游编》·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叔承撰。叔承初名光允,以字行,更字承父,晚更字子幻,自号昆仑山人,吴江人。《明史·
《万青楼诗文残编》·一卷(国子监助教张羲家藏本)国朝邵昂霄撰。昂霄有《万青楼图编》,已著录。所著诗文名《万青楼稿》,身后
《李中丞文集》·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李氵来撰。氵来字源甫,号养愚,雩都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是
《湛然居士集》·十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从太祖平定四方,
《李沧溟集选》·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攀龙撰,宋光庭所选。光庭,莆田人,始末未详。王、李二家,皆以诗擅长,文则不逮诗
《突星阁诗钞》·十五卷(检讨萧芝家藏本)国朝王戩撰。戩字孟穀,汉阳人。新城王士祯最称其《池阳山行》长句,以为突过欧阳修《
《抗言在昔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冰壶撰。冰壶字心玉,山阴人。是编皆咏古七言绝句,而多考证文史,与他家咏古评论
《光菴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王宾撰。宾字仲光,长洲人。博闻强记,尤精医学。隐居奉母,以孝行称。少与姚广孝相善。《
《古懽堂集》·三十六卷、附《黔书》·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田雯撰。雯字子纶,一字纶霞,号山{艹
《龙溪草堂集》·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世睿撰。世睿字道存,章邱人,康熙乙未进士,官上海县知县。世睿初改庶吉士,及散
《士斋集》·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女子邹赛贞撰。赛贞,当涂人,赠监察御史谦之女,翰林院编修濮韶之母也。当时称为女士,故
《堇山集》·十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李堂撰。堂字时升,鄞县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总理漕河。鄞有赤堇山,即
《句曲纪游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朱凯撰。凯字尧民,长洲人,与同里朱存理齐名,称为“二朱先生”。所著有《尧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