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弘集》·八卷(内府藏本)
元杨载撰。载字仲弘,浦城人,后徙杭州。初以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调海船万户府照磨。会仁宗复行科举之制,遂登延祐二年进士,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终於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事迹具《元史·儒学传》。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杨载《仲弘集》四卷。此本八卷,不知何人所分。元代诗人,世推虞、杨、范、揭。《史》称其“文章一以气为主,而於诗尤有法度。自其诗出,一洗宋季之陋”云云。盖宋代诗派凡数变。西昆伤於雕琢,一变而为元祐之朴雅。元祐伤於平易,一变而为江西之生新。南渡以后,江西宗派盛极而衰。江湖诸人欲变之,而力不胜。於是仄径旁行,相率而为琐屑寒陋,宋诗於是扫地矣。载生於诗道弊坏之后,穷极而变,乃复其始。风规雅赡,雍雍有元祐之遗音。史之所称,固非溢美。故清思不及范梈,秀韵不及揭徯斯,权奇飞动尤不及虞集,而四家并称,终无怍色,盖以此也。瞿宗吉《归田诗话》曰:“杨仲弘以《宗阳宫玩月诗》得名。然他作如‘风雨五更鸡乱叫,江湖千里雁相呼’、‘挟书万里朝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窗间夜雨销银烛,城上春云压彩旗’、‘空桑说法黄龙听,贝叶繙经白马驮’。沉雄典实,先叔祖每称之。长篇如《古墙行》、《梅梁歌》,亦皆为时所称。夫人瞿氏,余祖姑也。尝以仲弘亲笔草稿数纸授予。字画端谨,而前后点窜几尽。盖不苟作如是。则载於是事,亦以苦吟得之者矣。”陶宗仪《辍耕录》曰:“虞伯生先生、杨仲弘先生同在京口。杨先生每言伯生不能作诗,虞先生载酒请问作诗之法。杨先生酒既酣,尽为倾倒,虞先生遂超悟其理”云云。竟谓载诗在虞集上,则非其实也。
《豫章文集》·十七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罗从彦撰。从彦字仲素,沙县人。以累举恩授惠州博罗县主簿。绍兴初卒。淳祐间追谥文
《别本芦川归来集》·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张元幹撰。是集已於《永乐大典》中裒辑成编,别著於录。此本凡诗二卷、杂文三卷
《桐村诗》·九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冯咏撰。咏字夔飏,金谿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编一卷为一集:一曰《江汉集
《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杨万里撰。万里有《诚斋易传》,已著录。此集则嘉定元年其子长孺所编也。万里立
《斗南老人集》·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胡奎撰。奎字虚白,海宁人。生元至顺间,尝游贡师泰之门。明初以儒学徵,官宁王府教授
《荥阳外史集》·七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郑真撰。真字千之,鄞县人。《成化四明郡志》称其研穷六籍,尤长於《春秋》。吴澄尝
《蚓窍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管时敏撰。时敏初名讷,以字行,华亭人。洪武九年,徵拜楚王府纪善,从王之国。后进左长史
《甔甀洞稿》·五十四卷、《续稿》·二十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吴国伦撰。国伦有《陈张本末略》,已著录。初,国伦为兵科给事
《孟浩然集》·四卷(江苏蒋曾莹家藏本)唐孟浩然撰。浩然事迹具《新唐书·文艺传》。前有天宝四载宜城王士源序。(案士源即补《
《横浦集》·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张九成撰。九成有《孟子传》,已著录。是集乃其门人郎昱所编。凡赋诗四卷、杂文十六卷。
《退菴集》·二十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敬撰。敬字退菴,江宁人。顺治丁亥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湖南。是集诗词十二卷
《巽峰集》·十二卷、《附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尹襄撰。襄字舜弼,号巽峰,永新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是
《梅花道人遗墨》·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吴镇撰。镇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嘉兴人。《嘉兴志》称其卒於明洪武中。考镇自书
《老圃集》·二卷(永乐大典本)宋洪刍撰。刍字驹父,南昌人。绍圣元年进士。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后谪沙门岛以卒。刘克庄《后村
《陋轩诗》·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吴嘉纪撰。嘉纪字野人,泰州人。泰州多以煮海为业,嘉纪独食贫吟咏,屏处东淘,自铭所居
《西原遗书》·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薛蕙撰。蕙有《约言》,已著录。是编乃户部侍郎、南充王廷所辑,嘉靖癸亥刻於扬州。皆其
《亦玉堂稿》·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沈鲤撰。鲤有《文雅社约》,已著录。鲤常辑其诗文为《亦玉堂稿》十卷、《续稿》八卷,明
《薛文清集》·二十四卷(大学士于敏中家藏本)明薛瑄撰。瑄有《读书录》,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关西张鼎所编。初,瑄集未有刊本
《海桑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陈谟撰。谟字一德,泰和人。生於元成宗时。洪武初召赴阙,以疾辞归。后屡聘为江浙考试官。
《斐然集》·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胡寅撰。寅有《读史管见》,已著录。是集端平元年冯邦佐刻於蜀,楼钥序之。嘉定三年郑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