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集》·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卢琦撰。琦字希韩,号立斋,惠安人。圭峰其所居地。抄本或作《圭斋集》,传写误也。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改调宁德。历官漕司提举,除平阳州,命下而卒。事迹具《元史·良吏传》。徐《笔精》曰:“《圭峰集》岁久弗传,近岁惠安庄户部徵甫蒐而梓之,误入萨天锡诗六十馀首。”此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万历初邑人朱一龙、福州董应举序而刻之。在庄本之前,然已多窜入他作。如五言古诗《春日思远游》,则在陈旅集中。又五言古诗中《过岭至崇安》、《送吴甫至扬州》、《题焦山方丈壁》、《秋日池上》、《度闽关》、《宿台山寺绝顶》、《早发黄河》等篇,七言古诗中《有事居庸关》、《走笔赠孟礼》、《乐陵台望月》、《夜泊钓台》、《江南乐》、《江南怨》、《雪山辞》、《崔镇阻风》、《游吴山驼峰》、《紫阳菴》、《江上闻笛》、《别友》、《寒夜闻笛》、《黯淡滩歌》、《清湖曲》、《海棠曲》、《儒有萨氏子》等篇,七言律诗中《高邮城楼晚望》、《燕将军出猎》、《寄鹤林长老》、《和王维学海南还韵》、《三衢守索题烂柯石桥》、《登镇阳龙兴寺阁》、《寄参政许可用》、《送佥宪王君实》、《金陵道中》、《再过锺山万寿寺》等篇,共三十二首,皆在萨都剌集中。至於萨都剌《溪行中秋玩月》一篇,《自序》称“余乃萨氏子”云云,班班可考。此集乃改题曰《儒有萨氏子》,《序》末又删其“至元丁丑仲秋书”一句。尤为显然作伪。不得谓之误收。盖编缉之时,务盈卷帙,以夸蒐采之富,故真赝溷淆如此也。琦官虽不高,而列名良吏,可不藉诗而传。即以诗论,其清词雅韵,亦不在陈旅、萨都剌下。编录者移甲为乙,亦非无因矣。集又载赋三篇、记六篇、志铭二篇、祭文一篇、启三篇、杂著九篇,则确出琦作,非由假借。今删其诗之妄录者,并其文录之,以存琦之真焉。
《郑京兆集》·十二卷、《外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郑心材撰。心材字敬仲,号思泉,海盐人。刑部尚书晓之孙,光禄寺少卿
《冬心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金农撰。农字寿门,钱塘人,客於扬州。书画皆以奇逸自喜,诗亦如之。其名“冬心”者,取
《阳明文钞》·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守仁撰。是编康熙己巳江都张问达所编,以《传习录》、《大学》、《或问》为首,奏疏
《完玉堂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释元璟撰。元璟字借山,浙江天童寺僧也。是编分十集,曰《东湖集》、《名山集》、《
《陶庵全集》·二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黄淳耀撰。淳耀有《山左笔谈》,已著录。淳耀湛深经术,刻意学古。所作科举之文,精
《甬东山人稿》·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吕时撰。时一名时臣,字仲父,鄞县人。游衡王、沈王诸邸,亦当时所谓山人者也。时年六
《包侍御集》·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包节撰。节有《陕西行都司志》,已著录。是编,前二卷为《台中稿》,官御史时作;后四
《西涧草堂集》·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阎循观撰。循观有《尚书续记》,已著录。是编,其所著古文也。其文谨严,颇不苟作
《玩鹿亭稿》·八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万表撰。表有《海寇议》,已著录。万氏世以勋绩显,表独才兼文武,每与
《友庆堂合稿》·七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王时槐撰。时槐有《广仁类编》,已著录,是集凡书二卷,序、记、传、墓志一卷,语录一
《征南草》·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明王邦俊撰。邦俊字虞卿,鄜州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贵州兵备参政。是编即贵州所作。时苗民
《穀原集》·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苏祐撰。此编乃其诗集,大旨宗李攀龙之说,不肯作唐以后格,而亦不能变唐以前格,故音节琅
《曲涧遗稿》·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孙奎撰。奎字启文,南城人。生平以讲学为事,故诗文多杂理语,盖非所长。至溺信堪舆之
《吴草庐文抄》·(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署甲辰春退谷手选。盖康熙三年孙承泽所定本也。於吴澄《支
《灵岩集》·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唐士耻撰。士耻爵里始末,诸书不载。案《金华志》有灵岩山,山有灵岩寺,为梁刘孝标故宅。其集
《山谷禅喜集》·二卷(内府藏本)明陶元柱编。元柱始末未详。是集於黄庭坚集中录其阐发禅理者别为一书。盖欲以配《东坡禅喜集》
《谭子诗归》·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谭元春撰。此集乃其选本,题曰卶庵订定,不知何许人。前有《自序》,并载诸稿自题之文,
《望溪集》·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方苞撰。苞所作《周官集注》,已著录。其古文杂著,生平不自收拾,稿多散失。告归后门弟
《戴中丞遗集》·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戴鱀撰。鱀字时重,或作时量,字之讹也,号东石,鄞县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四川巡抚
《白石山房逸稿》·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孟兼撰。孟兼名丁,以字行,浦江人。洪武初,徵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