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菴集》·十四卷(永乐大典本)
元宋禧撰。禧初名元禧。后改名禧,字无逸,庸菴其号也。馀姚人。元至正庚寅中浙江乡试,补繁昌教谕,寻弃归。洪武初,召修《元史》。所撰《外国传》,自高丽以下悉出其手。书成不受职,乞还山。复与桂彦良同徵主考福建。故《明史》列之《文苑》中,附见《赵埙传》末。然集中《题桐江钓隐图》有云:“黄冠漫忆贺知章,老病怜予简书趣。”又《寄宋景濂》云:“当时十八士,去留各有缘。”而戴良赠以诗亦有“麦秀歌残已白头,逢人犹自说东周”之句。则亦沈梦麟、赵汸之流,非危素诸人比也。禧学问源出杨维桢。维桢才力横轶,所作诗歌,以奇谲兀奡凌跞一世,效之者号为“铁体”。而禧诗乃清和婉转,独以自然为宗,颇出入香山、剑南之间。文亦详赡明达,而不诡於理。可谓善学柳下惠,莫如鲁男子矣。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庸菴文集》三十卷,又《庸菴诗集》十卷。自明以来,未有刊版,故流播绝稀。今浙江所采进者,乃其《诗集》,即《千顷堂书目》所云十卷之本,而《文集》则已久佚。惟《永乐大典》各韵内诗文并载,尚具梗概。以浙本相校,其诗惟多七言绝句四首、词一首,其他转不若浙本之详备。疑编录之时,多所删汰。其杂文每题之下各载年月。检勘皆至正间所作,而入明乃无一篇。当亦不免有所遗脱。然世无传本,惟藉此以获见一斑,尤不可不亟为甄录。谨据浙本参互考证,仍编《诗集》为十卷,《文集》则别厘为四卷,又从《西湖志》补诗二首,《馀姚志》补文二首。统题作《庸菴集》,以备元末之一家焉。
《鸡肋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何希之撰。希之,抚州乐安人,咸淳甲戌进士,署零陵教授。宋亡后,遁迹以终。此本首冠以廷
《午溪集》·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陈镒撰。镒字伯铢,丽水人。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遂以“午溪”名其集。卷首题“
《突星阁诗钞》·十五卷(检讨萧芝家藏本)国朝王戩撰。戩字孟穀,汉阳人。新城王士祯最称其《池阳山行》长句,以为突过欧阳修《
《吾庐遗书》·(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陶成撰。成有《皇极数钞》,已著录。是集为其子其愫所编,皆所作杂文,颇纯正有轨
《玉笥集》·九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邓雅撰。原本集首但题邓伯言,而不著其名。今案集中洪武壬戌《辞聘诗》,有“雅以菲才,
《东厓遗集》·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王襞撰。襞字宗顺,自号天南逸叟,泰州安丰场人。是集其门人林讷所辑。上卷为《像赞
《谷响集》·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释善住撰。善住字无住,别号云屋。尝居吴郡城之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珽、虞
《寅菴集》·三卷、《外集》·四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罗肃撰。肃字汝敬,号寅菴,以字行,庐陵人,永乐甲申进
《黄山诗留》·十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法若真撰。若真字汉儒,号黄石,一号黄山,胶州人。顺治乙酉,以“五经”特赐中式,
《中菴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 元刘敏中撰。敏中有《平宋录》,已著录。《元史》载敏中《中菴集》二十五卷。《文渊阁书目》
《湛然居士集》·十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八世孙,金尚书右丞履之子。从太祖平定四方,
《皇甫司勋集》·六十卷(内府藏本)明皇甫汸撰。汸有《百泉子绪论》,已著录。其诗文有《政学》、《还山》、《奉使》、《寓黄》
《倪石陵书》·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倪朴撰。朴字文卿,浦江人。居於石陵村,因以为号。尝应进士举。绍兴末为万言书拟上高宗
《龙湖文集》·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治撰。治字文邦,茶陵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隐,改谥文毅;万历
《止堂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彭龟年撰。龟年字子寿,清江人。乾道五年进士。历官焕章阁待制,知江陵府。迁湖北安抚使,坐
《闵庄懿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闵珪撰。珪字朝英,乌程人,天顺甲申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事迹具《明史》
《青山集》·八卷(永乐大典本)元赵文撰。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人。宋景定、咸淳间尝冒宋姓,三贡於乡。后始复本姓
《寸碧堂稿》·二卷(内府藏本)明汪膺撰。膺字元御,号玉淙,长洲人。天启丁卯举人,童年即喜为诗,年四十馀而卒。所存遗稿无多
《河南集》·二十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尹洙撰。洙有《五代春秋》,已著录。洙为人内刚外和,能以义自守。久历边塞,灼知情形
《樗隐集》·六卷(永乐大典本)元胡行简撰。行简字居敬,新喻人。至正二年进士,授国子监助教,历翰林修撰,除江南道御史,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