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庵集》·八卷(永乐大典本)
明谢肃撰。肃字原功,上虞人。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肃慨然欲见宰相,献偃兵息民之策。卒无所遇,归隐於越。洪武中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以事被逮,下狱死。《明史·艺文志》、焦竑《国史经籍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俱载肃《密庵集》十卷。而传本久稀,藏书家罕著於录。惟《永乐大典》中所收肃诗文颇多。其时肃没未久,而姚广孝等已录其遗集,与古人同列,知当日即重其文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肃“初谒贡师泰於吴山仰高亭,时贡方奉诏漕闽广粟,当泛舟大海,因与同载至海昌,留居州北,执经问难。凡一诗之出,一文之就,折衷论议,必当於理乃已”。是肃之学问渊源,实出师泰。观集中《题天风海涛亭诗序》云:“用先师尚书贡公玩斋所咏诗一句为起,以仰止於公。”又师泰遗集亦肃所刊行,均惓惓不忘其本。故所作古文词,格律具有法程。其在氵维州寄人一诗,载所与同徵修《礼书》者有张绅、杨翮等十人之名,为《明史·礼志》所未及。又《送行人蔡天英颁琉球国王印宝》一诗。考之《明史·外国传》,但有赐中山、山南、山北三王镀金银印一事,而不言曾遣行人。凡此之类,於考史尤有所裨益。谨采掇编次,厘为八卷。又戴良原《序》二首别见《九灵集》中,今并取弁简端,以略还其旧焉。
《剩语》·二卷(永乐大典本)案是集散见《永乐大典》中,或题曰《艾性夫剩语》,或题曰《艾性夫孤山晚稿》。而不著性夫为名为字
《四如集》·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黄仲元撰。仲元有《四如讲稿》,已著录。是集前有咸淳甲戌《余谦一序》,所作《梦笔记》附
《龙谿全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王畿撰。畿字汝中,号龙谿,山阴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事迹具《明史
《青城山人集》·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王璲撰。璲字汝玉,长洲人。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改应天训导。永乐初,
《九山游草》·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李确撰。确有《平寇志》,已著录。是编皆其纪游之作。九山者,雅山、苦竹山、汤山、观
《画响》·(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李永昌撰。永昌字周生,自署曰黄海,盖徽州人。林古度为之《序》,则当明末也。其书皆自
《立命堂二集》·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嵇宗孟撰。宗孟字淑子,山阳人,官至杭州府知府。是集,前有康熙壬子沈珩《序》,
《嵩山居士集》·五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晁公溯撰。公溯字子西,钜野人。公武之弟。《宋史》无传,其仕履无考。今案集中《
《古城集》·六卷、《补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吉撰。吉字克修,号翼斋,又曰默庵,又曰怡窝,晚乃自称曰古城,馀干人
《黼庵遗稿》·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柴奇撰。奇字德美,昆山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应天府尹。奇在正德时,谏南巡,劾权倖,
《臞轩集》·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宋王迈撰。迈字实之,兴化军仙游人。嘉定十年进士。调南外睦宗院教授。召试学士院,改通判漳州
《春卿遗稿》·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蒋堂撰。堂字希鲁,宜兴人。大中祥符五年擢进士第。仁宗朝历官左谏议大夫,知苏州。改
《阳山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炳撰。炳字虎文,长洲人。居阳山裘巷里,因以自号。是集分《青桂岩稿》、《润州草》
《洹词》·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崔铣撰。铣有《读易馀言》,已著录。是集题曰《洹词》,以铣家安阳,境有洹水故也。
《胡文敬公集》·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胡居仁撰。居仁有《易像抄》,已著录。居仁本从吴与弼游,而醇正笃实,乃过其师
《王世周集》·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伯稠撰。伯稠字世周,昆山人。是集,卷首有王世贞兄弟《序》,颇相推许。然考其所作
《林外野言》·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郭翼撰。翼有《雪履斋笔记》,已著录。翼学问博洽,既老不得志,偃蹇学官,惟刻意於诗
《絸斋诗选》·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谦宜撰。谦宜号稚松,胶州人,康熙丙戌进士。是集末有法辉祖《跋》,谓全稿三千馀首
《唐风集》·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杜荀鹤撰。荀鹤,池州人。案计有功《唐诗纪事》称“荀鹤有诗名,大顺初擢进士第二。牧之微
《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杨万里撰。万里有《诚斋易传》,已著录。此集则嘉定元年其子长孺所编也。万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