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桑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陈谟撰。谟字一德,泰和人。生於元成宗时。洪武初召赴阙,以疾辞归。后屡聘为江浙考试官。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集有谟家传,称卒年九十六。考集中年月止於洪武十七年。晏璧於永乐七年作《海桑集序》,称谟卒后二十年,则卒於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也。谟《书刘氏西斋唱和卷后》称生大德间,为前朝太平幸民六十馀年。由洪武戊辰上推大德元年丁酉,仅九十二年,或晏璧所称乃约成数也。其诗集、文集各五卷,为其甥杨士奇所编。国朝康熙庚申,其裔孙邦祥重刊。然《灵山寺诗》以五言长律入古体,《悼刘生诗》以七言拗律入古体,而《崆峒云居诗》又以古体入律体,士奇未必舛误如是,殆邦祥又有所窜乱欤。集中《通塞论》一篇,引微子、箕子反复申明,谓革代之时不必死节,最为害理。故其客韶州时为太祖吴元年,元尚未亡,已为卫官作贺表。而集中颂明功德,不一而足,无一语故君旧国之思。其不仕也,虽称以老病辞。然孙仲亨跋其墨迹,称“太祖龙兴,弓旌首至,先生虽老,犹舆曳就道。一时老师俗儒,曲学附会先生之论,动辄矛盾。是以所如不合,遂命驾还山,拂衣去国”云云,则与柴桑东篱之志固有殊矣。至於文体简洁,诗格舂容,则东里渊源实出於是。其在明初,固沨沨乎雅音也。
《澄江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有《八纮译史》,已著录。是集皆古今体诗,盖其官江阴时所作,故以“
《康斋文集》·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吴与弼撰。弼字子傅,临川人,天顺元年以忠国公石亨荐,徵至京师,授左春坊左谕德,
《彭比部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彭辂撰。辂字子殷,海盐人。嘉靖丁未进士,官南京刑部主事,以察典罢归。集为其子润宏所
《骚略》·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是编皆所拟骚赋,凡三十三篇。其后《欸乃词》一篇,集
《李文公集》·十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唐李翱撰。翱字习之,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之裔也。贞元十四年进士。官至山南东道
《漫叟拾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是编选录唐元结之文,不著编辑者名氏。卷末有《竹冈居士跋》云:“《元次山全集》
《梁谿遗稿》·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尤袤撰。袤有《遂初堂书目》,已著录。《宋史》袤本传载所著《遂初小稿》六十卷、内外制
《友石山人遗稿》·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王翰撰。翰字用文,其先西夏人。元初从下江淮,授领兵千户,镇庐州,因家焉。翰少
《山房集》·九卷(永乐大典本)宋周南撰。南字南仲,吴郡人。淳熙庚戌登甲科。官至秘书省正字。再以荐入词馆,皆不久罢去。遂以
《浮德集》·三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宋吕陶撰。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人。皇祐中进士。熙宁间复登制科。历官给事中,改集贤院学
《苏诗摘律》·六卷(内府藏本)旧本题“长垣县知县无锡刘宏集注”,不详时代,惟取苏轼集七言律诗注之,潦草殊甚。
《容春堂前集》·二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十八卷、《别集》·九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邵宝撰。宝有《左觿》,已
《欧阳文粹》·二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宋陈亮编。亮有《三国纪年》,已著录。是编有亮乾道癸巳后叙,谓录公文凡一百三十篇。
《贞翁净稿》·十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周伦撰。伦字伯明,晚号贞翁,昆山人。宏弘治己未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谥康僖。
《南海集》·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皆其奉使祭告南海往还之作。上卷自京师至广州,下卷自广州至其家新城而止。盖
《涑水编》·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翟凤翥撰。凤翥字象陆,闻喜人,顺治丙戌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是集文四卷,诗一卷,因
《藕湾全集》·二十九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仁熙撰。仁熙有《雪堂墨品》,已著录。其诗凡初集十卷,二集十卷,馀九卷则文集
《忠宣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补编》·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范纯仁撰。纯仁字
《北泉集》·(无卷数,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蓝田撰。田字玉甫,号北泉,即墨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事迹附
《程仲权诗集》·十卷、《文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可中撰。可中字仲权,休宁人。是集每体为一卷,每卷不过数页;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