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谿漫稿》·二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倪岳撰。岳字舜咨,钱塘人,徙居上元,南京礼部尚书谦之子也。登天顺甲申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岳承其家学,研精典籍。明代父子俱入翰林,官九列,俱有文集传世者,以倪氏为首。其居官不徇名誉,铨政平允,与王恕、彭韶等俱为孝宗时名臣。史称其为礼部长贰时,礼文制度,率待岳而决,论事未尝苟同。前后陈请百馀事,军国弊政,剔抉无遗。疏出,人多传录之。今集中疏议共五十九篇,与所谓百馀事者不合,疑刊集时已有所删择。然如《正祀典》、《陈灾异》及《论西北用兵》诸奏,皆建白之最大者,已具在其中,所言简切明达,得告君之体,颇有北宋诸贤奏议遗风。他文亦浩翰流转,不屑为追章琢句之习。盖当时正人在位,为明治全盛之时。故岳虽不以文名,而乘时发抒,类皆经世有本之言,如布帛菽粟之切於日用,亦可知文章之关乎气运矣。
《黄叶邨庄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之振撰。之振字孟举,石门人,以贡生授中书科中书。常选《宋诗钞》行世,故其诗
《松月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释睿略撰。睿略字道权,号简菴,苏州人。尝以“松月”匾其轩,人呼为松月翁,因以名集。前
《李温陵集》·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是集一卷至十三卷,为答书、杂述,即《焚书》也
《羽庭集》·六卷(永乐大典本)元刘仁本撰。仁本字德元,天台人。以进士乙科历官温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时方国珍据有
《水镜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元淮撰。淮字国泉,号水镜,临川人,至元初以军功显於闽,官至溧阳路总管。是编一名《金集
《蛣蜣集》·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郑若庸撰。若庸有《类隽》,已著录。“蛣蜣生”其所自号,因以名集。凡文七卷,诗一卷。其
《篁墩集》·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程敏政撰。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是集为敏政所自订。据《千顷堂书目》,尚有《
《刘练江集》·七卷、《附录》·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刘永澄撰。永澄字静之,宝应人,万历辛丑进士,官国子监学正;乞归省
《东洲初稿》·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夏良胜撰。良胜有《中庸衍义》,已著录。《明史》本传称良胜除名以后,辑其部中章奏,
《龙湖文集》·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治撰。治字文邦,茶陵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隐,改谥文毅;万历
《序芳园稿》·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赵伊撰。伊字子衡,平湖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是集为其甥沈懋孝所选,
《强恕堂诗集》·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高之騱撰。之騱字仲治,淄川人,侍郎珩之子也。诗学西昆、香奁之体,姿致有馀,敖陶
《牧菴文集》·三十六卷(永乐大典本)元姚燧撰。燧字端甫,号牧菴,河南人,姚枢之从子也。(案《元史》称枢为柳城人,元无柳城
《南阳集》·六卷(永乐大典本)宋赵湘撰。湘字叔灵,其先自京兆徙家於越。至湘始家於衢,遂为西安人。登淳化三年孙何榜进士。即
《匡山集》·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沛恂撰。沛恂字书岩,诸城人,官兵部主事。是集凡文五卷,诗一卷。诗文皆伉直有气,而
《东游集》·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黄金撰。金号莘溪,莆田人。嘉靖癸未进士,官山东新城县知县。是集即其赴新城时所作,自
《滋兰堂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元沧撰。元沧有《礼记类编》,已著录。是编,分六集,曰《康瓠集》、《灌畦集》、
《道园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元虞集撰。集有《平猺记》,已著录。此集不列卷数,惟分八册。前七册题曰《道园学古录》
《北溪大全集》·五十卷、《外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陈淳撰。淳有《北溪字义》,已著录。其生平不以文章名,故其诗其
《观光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蔡以封撰。以封字桐川,嘉善人,由优贡生官桐乡训导。是集凡古今体诗八十五首,拟乐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