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集说》·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元初陈友仁《序》,称其友“云山沈则正近得此书於霅,编节条理与《东莱读诗记》、《东斋书传》相类,名氏则未闻也。癸未携以归,训诂未详者,益以贾氏、王氏之疏说。辨析未明者,附以前辈诸老之议论”云云,盖友仁因宋人旧本重缉也。友仁字君复,湖州人。《序》题“丙子后九岁”。丙子为宋亡之岁,友仁不题至元年号而上溯丙子以系年,盖亦宋之遗民,故仿陶潜不书年号,但称甲子之例。然陶潜在晋诸诗,亦但题甲子,非以入宋之故。原集具存,友仁未之详考耳。卷首有《总纲领》一篇、《官制总论》一篇、又《凡例》一篇,分条阐说,极为赅洽。每官之前,又各为《总论》一篇,所引《注》、《疏》及诸儒之说,俱能撷其精粹,而於王安石《新经义》采摘尤多。盖安石《三经新义》虽为宋人所攻,而《周官新义》则王昭禹述之於前(见所作《周礼详解》),林之奇述之於后(案之奇学出吕本中,本元祐一派,而作《周礼全解》亦用安石之说,见王与之《周礼订义》),故此书亦相承援引,不废其文也。《考工记》后附俞庭椿《周礼复古编》一卷,殊为疣赘,有失别裁。然不肯变易古《经》而兼存其说,以待后人之论定,较庭椿之妄诞则略有间矣。原佚《地官》二卷,其《春官总论》亦佚。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关中刘储秀尝补注以行”,今未之见,亦姑仍其旧阙之焉。
《仪礼经传通解》·三十七卷、《续》·二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仪礼经传通解》,宋朱子撰。初名《仪礼集传集注》。朱子《乞
《家礼仪节》·八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明邱濬撰。濬字仲深,琼山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庄。事迹具《明史
《周礼训隽》·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深撰。深字子渊,长兴人。嘉靖乙酉举人,官至雷州府推官,是书略无考证,而割
《读周礼略记》·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朝瑛撰。朝瑛有《读易略记》,已著录。是书不全录《经》文,但每段标其起止,云自某
《周礼集注》·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何乔新撰。乔新字廷秀,江西广昌人。景泰甲戍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肃。事迹具《明史
《周官禄田考》·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彤撰。彤有《尚书小疏》,已著录。自欧阳修有《周礼》“官多田少,禄且不给”之疑
《考工记述注》·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林兆珂撰。兆珂有《诗经多识编》,已著录。此编因《考工记》一书文句古奥,乃取汉唐
《读礼窃注》·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孙自务撰。自务字树本,号立菴,安邱人。岁贡生。是书撮举三《礼》,凡五十七条。其中
《三礼纂注》·四十九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贡汝成撰。汝成字玉甫,宣城人。嘉靖中官翰林院待诏。其书《周礼》六卷,主俞庭椿《
《钦定礼记义疏》·八十二卷乾隆十三年御定《三礼义疏》之第三部也。《经》文四十九篇,釐为七十七卷,附载图五卷。其诠释七例,
《内外服制通释》·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车垓撰。垓字经臣,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以年老不赴。德祐二
《曾子问讲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书载许輶以下诸人质问之辞,而各为之答。大
《礼记大全》·三十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明胡广等奉敕撰。以陈澔《集说》为宗,所采掇诸儒之说,凡四十二家。朱彝尊《经义考
《仪礼释宫》·一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如圭撰。如圭既为《仪礼集释》,又为是书以考论古人宫室之制。仿《尔雅·释宫》,条分胪序
《礼记纂注》·三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汤道衡撰。道衡字平子,丹阳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其父三才,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
《周礼集传》·六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炤撰。文炤有《周易本义拾遗》,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谓:“朱子曾称《周礼
《读礼志疑》·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陇其撰。陇其有《古文尚书考》,已著录。是编以三《礼》之书多由汉儒采辑而成,其所
《周官析疑》·三十六卷、《考工记析义》·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方苞撰。苞有《周官集注》,已著录。是书以《周官》为一编
《周礼质疑》·五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刘青芝撰。青芝有《学诗阙疑》,已著录。是书摘《周礼》旧注及前人经训互相参证,间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