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洋诗钞》·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吴雯撰。雯字天章,本辽阳人。顺治六年,其父允升任蒲州学政,卒於官。雯兄弟孤弱,不能归,遂寄籍於蒲州。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不中选。其卒也,刑部尚书王士祯为志墓,称初见其诗,有“泉绕汉祠外,雪明秦树根”,“浓云湿西岭,春泥沾条桑”,“至今尧峰上,犹见尧时日”诸句,吟讽不绝於口。所作《居易录》中,又亟称雯《西城别墅》诸篇。赵执信《怀旧诗序》亦称雯拙於时艺,困踬场屋,体貌粗丑,衣冠垢敝,或经岁不盥浴,人咸笑之。然诗才特超妙。其诗一刻於吴中,再刻於都下,三刻於津门。后士祯为删定,存千馀首,亦见墓志中。因雯没之后,未及刊行。故《怀旧诗序》曰“莲洋卒后,阮翁为作墓志,且删定其集,迄今将二十年,未行於世。意其时阮翁耄而多忘,未几遂亡,未及归诸吴氏也。池北书库散失殆尽,莲洋集从可知矣”云云。然其集实已归吴氏。乾隆辛未,汾阳刘组曾裒其全稿刻之,又以士祯所评者别刊一小册并行。越十三年甲申,蒲州府同知山东孙谔始从雯侄敦厚得士祯所定原本,简汰重刊,详载士祯之评,并以刘本所遗者补刻於后,以所见墨迹补之。其士祯所删而刘本误刻者,咸为汰去。凡得古诗二卷、近体五卷、补遗一卷、诗馀一卷、文一卷,冠以墓志,而附以同时唱和题咏之作,即此本也。雯天才雄骏,其诗有其乡人元好问之遗风。惟熟於梵典,好拉杂堆砌释氏故实,是其所短。刘本无所别择,故颇伤冗滥。此本沿新城之派,又以神韵婉约为宗,一切激昂沉著之作,多见屏斥。反似邻於清弱,亦不足尽其所长。然终较刘本为简洁,故置彼录此。惟雯诗本足自传,不籍士祯之评为轻重,而刊此本者牵於俗见,务引士祯以重雯。所载士祯评语,繁碎特甚。如《题汪如轮看剑图诗》下附记云:“原本评语‘奇作’二字似阮亭先生笔迹,‘胸有造化’四字非阮亭先生笔迹,刻本并作一处,误。”又如《城曲眺望诗》下附记原本题下有“墨笔评刘长卿之诗也,不知何人评,阮亭先生改作似刘长卿”云云。此亦何关宏旨,而字句异同乃如是。其考证今悉删除,以廓清耳目焉。
《姜凤阿文集》·三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姜宝撰。宝有《周易传义补疑》,已著录。是集分十稿:《初稿》一卷,《中秘稿》一
《徐太拙诗稿》·(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徐振芳撰。振芳字太拙,山东乐安人。是集,凡分三种,一曰《雪鸿草》,一曰《三
《瓠息斋前集》·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凌树屏撰。树屏字保厘,乌程人。乾隆己未进士,官凤县知县,调咸阳,后改补嘉兴
《蠹斋铅刀编》·三十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周孚撰。孚字信道,济南人。寓家丹徒。乾道二年进士。官真州教授。集首有京口陈
《澡修堂集》·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熊赐履撰。赐履既刻《经义斋集》,又裒辑辛未起复及癸未,致仕十三年中所作,以成是
《长谷集》·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徐献忠撰。献忠有《吴兴掌故》,已著录。是集赋一卷,诗三卷,文十一卷。嘉靖甲子,松江
《周叔夜集》·十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明周思兼撰。思兼有《学道记言》,已著录。思兼以循吏著,然史称其少有文名。是集为王
《傲轩吟稿》·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胡天游撰。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岳州平江人。当元季之乱,隐居
《王著作集》·八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王蘋撰。蘋字信伯,福清人。《福建通志》称:“绍兴初,平江守孙祐以德行荐於朝,召对
《太岳集》·四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居正撰。居正有《书经直解》,已著录。神宗初年,居正独持国柄,后毁誉不一,迄无定
《省轩文钞》·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柴绍炳撰。绍炳有《古韵通》,已著录。此集前有程其成《引》,称《古韵通》卷帙浩繁,
《翠微南征录》·十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华岳撰。岳字子西,贵池人。为武学生。开禧元年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大理寺
《所安遗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别号所安,长沙茶陵人。延祐二年进士。除龙泉县主簿。栖迟薄宦,惟
《荆树居文略》·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懋绪撰。懋绪字汝时,号正所,江陵人。是编乃其门人杨士琼所编。凡语录五卷,诗文
《赵恭毅剩稿》·八卷、附《裘萼賸稿》·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赵申乔撰。申乔字松伍,武进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梅山续稿》·十七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姜特立撰。特立字邦杰,丽水人。父绶,靖康中殉难。南渡后荫补承信郎。孝宗召为太子
《介塘文略》·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王相撰。相号介塘,鄞县人。正德辛巳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嘉靖初,以争大礼,廷
《云溪集》·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郭印撰。印诗数百篇,散见《永乐大典》各韵中,皆题曰《云溪集》。而《宋史·艺文志》及诸家
《晚树楼诗稿》·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吴震方撰。震方有《读书正者》,已著录。是编乃其诗稿,始於康熙己未初馆选时,终
《突星阁诗钞》·十五卷(检讨萧芝家藏本)国朝王戩撰。戩字孟穀,汉阳人。新城王士祯最称其《池阳山行》长句,以为突过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