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书全录《仪礼》郑康成《注》,摘取贾公彦《疏》而略以己意断之。因其文古奥难通,故并为之句读。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其父廷鸾《仪礼注疏序》,称其家“有景德中官本《仪礼疏》。正《经》、《注》语,皆标起止,而《疏》文列其下。因以监本附益之,手自点校。并取朱子礼书与其门人高弟黄氏、杨氏续补之编,分章析条,题要其上。”今廷鸾之书不传。尔岐是编,体例略与相近。案《礼记》曰:“一年视离经辨志。”注曰:“离经,断句绝也。”则句读为讲经之先务。沈约《宋书·乐志》於他乐歌皆连书,惟《铎舞曲·圣人制礼乐篇》,有声音而无文义,恐迷其句,遂每句空一字书之。则难句者为之离析,亦古法也。至於字句同异,考证尤详。所校除监本外,则有唐开成石经本、元吴澄本及陆德明《音义》、朱子与黄榦所次《经传通解》诸家。其谬误脱落、衍羡颠例、《经》《注》混淆之处,皆参考得实。又明西安王尧惠所刻《石经补字》,最为舛错,亦一一驳正。盖《仪礼》一经,自韩愈已苦难读,故习者愈少,传刻之讹愈甚。尔岐兹编,於学者可谓有功矣。顾炎武少所推许,而其《与江琬书》云:“济阳张君稷若名尔岐者,作《仪礼郑注句读》一书,颇根本先儒,立言简当。以其人不求闻达,故无当时之名,而其书实似可传。使朱子见之,必不仅谢监岳之称许也。”又其《广师》一篇曰:“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乃推挹之甚至,非徒然也。尔岐《蒿菴集》中有《自序》一篇,称尚有《吴氏仪礼考注订误》一卷,今不在此编中。然此编乃新刊之本,无所佚脱。或是卷又自别行欤?
《坊记集传》·二卷、附《春秋问业》·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道周撰。是书为所进《礼记解》五篇之三。《自序》以为圣人之坊
《檀弓原》·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姚应仁撰。应仁字安之,徽州人。是编取《檀弓》上、下二篇,删节陈氏《集说》,益以诸家
《礼记纂注》·三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汤道衡撰。道衡字平子,丹阳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其父三才,
《家礼辨定》·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复礼撰。复礼字需人,号草堂,钱塘人。其书创始於康熙壬午,定本於丁亥。因朱子《家
《周礼辑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兆锡有《周易本义述蕴》,已著录。是书多本《周礼订义》,攻诘郑《注》。
《重订古周礼》·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陈仁锡撰。仁锡有《系辞十篇书》,已著录。是编不用俞庭椿改本,与郎兆玉相同。其称“
《仪礼要义》·五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魏了翁所撰《九经要义》之一,於每篇各为条目,而节取《注》、《疏》,录於下方,与
《钦定周官义疏》·四十八卷乾隆十三年御定《三礼义疏》之第一部也。考《汉志》载《周官经》六篇、《传》四篇,故杜子春、郑兴、
《郊社考辨》·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李塨撰。塨有《周易传注》,已著录。是编立论主南北郊分祀,大致皆本之毛奇龄。
《周礼集传》·六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炤撰。文炤有《周易本义拾遗》,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谓:“朱子曾称《周礼
《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
《高注周礼》·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高愈撰。愈字紫超,无锡人。顺治中岁贡生。《江南通志》载愈著《周官集解》十六卷
《周礼井田谱》·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夏休撰。休,会稽人。绍兴中进士。楼钥《序》云:“以上书补官,一试吏而止。”亦未详为
《礼记敬业》·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杨鼎熙撰。鼎熙字缉庵,京山人。崇祯庚午举人。是书专为举业而作,径以时文之法诂经。
《读周礼略记》·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朝瑛撰。朝瑛有《读易略记》,已著录。是书不全录《经》文,但每段标其起止,云自某
《批点考工记》·一卷(内阁学士纪昀家藏本)明郭正域撰。正域字美命,江夏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毅。事迹具《明
《礼记偶笺》·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万斯大撰。斯大有《仪礼商》,已著录。是书与所为《学礼质疑》相表里,皆欲独出新义,
《批点檀弓》·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旧本题“宋谢枋得撰”。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人。宝祐四年进士。宋末为江东制
《仪礼节解》·十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敬所作《九经解》,皆好为议论,轻诋先儒。此编
《补飨礼》·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诸锦撰。锦有《毛诗说》,已著录。是编以《仪礼》十七篇有燕礼,有公食大夫礼,而独无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