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次崖集》·十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林希元撰。希元有《易经存疑》,已著录。是集为其子有梧所编。凡奏疏四卷,书二卷,揭帖附焉,序三卷,记、碑共一卷,论、说、议共一卷,杂著一卷,志、表一卷,传、行状一卷,祭文、哀词二卷,诗二卷,词附焉。希元之学,宗其乡人蔡清,故於明代诸儒,惟推薛瑄、胡居仁。与王守仁同时,而排其《传习录》最力。虽与守仁门人季本同年相善,而与本之书,亦不少假借其师,其祭守仁文,但推其功业而已,无一字及其学问也。至其气质刚急,锐於用世,则类其乡人陈真晟。故其为南京大理寺评事,则忤江彬,忤御史谭会,忤大理寺卿陈琳,坐谪泗州州判。及为大理寺丞,又请剿辽东叛兵,坐谪钦州知州。官广东时,值安南莫登庸篡国,力请讨之,疏凡六上,竟坐是中计典归。归后,又以争郡邑利病,几中危法。其负气喜任事,盖可想见。其由泗州再入大理也。盖方献夫、霍韬荐之,故与二人颇相契。集中《与周石厓书》,亦自称气味与兀厓相似。又自称大礼、安南之议,所见与兀厓同。兀厓者,韬别号也。然在泗州时,张璁、桂萼欲援之同议大礼,终谢不行。则诸人固不足为希元累矣。集中有《与汪可亭书》曰:“今海内推大家者二人,曰李崆峒、何大复。二子雕词铸意,刮陈去新,力挽颓风,以还之古,似为一时文人也。然考其所得,《典谟》已乎,《盘诰》已乎,余皆未能知也。”云云。则非惟学问辟姚江,即文章亦辟北地、信阳。故其诗文,皆惟意所如,务尽所欲言乃止。往往俚语与雅词相参,俪句与散体间用,盖其素志原不欲以是见长云。
《庄简集》·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宋李光撰。光有《周易详说》,已著录。其集目载於《绍兴正论》者四十卷,载於《宋史·艺文志》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一百七十六卷谨案圣祖仁皇帝御制诗文,篇章繁富,前后共分四集,以次成编。自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以前为《
《忠惠集》·十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翟汝文撰。汝文字公巽,润州丹阳人。登进士第。事徽、钦两朝,至显谟阁学士,
《隆德堂诗文稿》·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魏纯粹撰。纯粹字仲乾,柏乡人。万历甲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集诗文各一卷,多其
《存轩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赵友同撰。友同字彦如,浦江人,徙居长洲。洪武末官华亭训导。永乐初用荐授御医,与修
《覆瓿集》·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赵必撰。必字玉渊,自号秋晓,太宗十世孙,居於东莞。咸淳元年,与父崇讠由同登进士。初
《集千家注杜诗》·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人名氏。前载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四序。所采不满百家,而题曰千家
《九华集》·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员兴宗撰。兴宗有《采石战胜录》,已著录。其集见於焦竑《国史经籍志》者
《矩洲集》·十卷、附《樗亭集》·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黄衷撰。衷有《海语》,已著录。考《千顷堂书目》,衷有文集、诗集
《涵有堂诗文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游绍安撰。绍安号心水,福清人。雍正癸卯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是集诗二卷、文二
《山堂萃稿》·十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徐问撰。问有《读书劄记》,已著录。是编,诗六卷,文十卷,而奏疏三篇,附诗之末,
《云樵文集》·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程士鲲撰。士鲲字天修,号“云山樵叟”,永丰人。崇祯癸未副榜,官至乐平府推官。是集杂
《三畏斋集》·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朱吉撰。吉字季宁,吴县人。洪武初官中书舍人。是集凡诗二卷、杂文二卷。据其《后序》
《刘给事集》·五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刘安上撰。安上字元礼,永嘉人。绍圣四年进士丙科。由钱塘尉历擢殿中侍御史。疏劾蔡京
《丰正元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丰越人撰。越人字正元,鄞县人,坊之孙也。尝自号“天放野人”故《千顷堂书目》作《天放
《东峤集》·十五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李承芳撰。承芳字茂卿,嘉鱼人,弘治庚戌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明史·儒林传》与其弟承
《肃雝集》·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旧本题元女子郑允端撰。允端字正淑,平江人,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归同郡施伯仁。至正丙申
《松雪斋集》·十卷、《外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赵孟頫撰。孟頫字子昂,宋太祖之后。以秀王伯圭赐第湖州,故为湖州人。
《文起堂集》·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献翼撰。献翼有《读易纪闻》,已著录。是集凡赋一卷,诗六卷,杂文三卷。其诗文多参以
《渔墅类稿》·八卷(永乐大典本)宋陈元晋撰。元晋《宋史》无传。惟《江西通志》载其字明父,崇仁人。登嘉定四年进士。初授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