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礼疑图》·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是书辨论《周礼》赋役诸法,祖何休、林孝存之说,以为战国策士之所述。前三卷以其疑《周礼》者为图辨之。后三卷依据《孟子》立断,因及后代徭役、军屯之法,论其得失。大旨主於轻徭薄赋,其意未始不善,其说亦辨而可听。然古今时势各殊,制度亦异,有不得尽以后世情形推论前代者。至其牵合《鲁颂》“公车千乘,公徒三万”,则欲改《小司徒》“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之文,谓四当作五。又增“四都为同”一语,则更辗转窜乱矣。盖本传姚江之学,故高明之过,其流至於如斯也。
《礼记说义集订》·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杨梧撰。梧字凤阁,一字峄珍,泾阳人。万历壬子举人,官青州府同知。是书不
《读礼疑图》·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是书辨论《周礼》赋役诸法,祖何休、林孝存之说,以
《礼记疏略》·四十七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沐撰。沐有《周易疏略》,已著录。沐於《易》、《诗》、《书》、《春秋》皆有完
《礼书》·一百五十卷(内府藏本)宋陈祥道撰。祥道字用之,福州人。李廌《师友纪谈》称其许少张榜登科。又称其元祐七年进《礼图
《三礼编绎》·二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邓元锡撰。元锡字汝极,南城人。嘉靖乙卯举人,万历中以翰林待诏徵,未至而卒。事迹
《读礼志疑》·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陇其撰。陇其有《古文尚书考》,已著录。是编以三《礼》之书多由汉儒采辑而成,其所
《仪礼训义》·十七卷(庶吉士蔡廷举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题“康熙庚申”,则近时人也。其书以一篇为一卷,第约
《内外服制通释》·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车垓撰。垓字经臣,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以年老不赴。德祐二
《周礼因论》·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是书以民极为《周礼》本原,盖本叶时《礼经会元》
《礼记训义择言》·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是书自《檀弓》至《杂记》,於注家异同之
《周礼述注》·二十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李光坡撰。光坡字耜卿,号茂夫,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之弟也。杭世骏《榕城诗话》称
《四礼约言》·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吕维祺撰。维祺字介孺,号豫石,河南新安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李自成陷
《乡射礼仪节》(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林烈撰。烈,福州人。其始末未详。据嘉靖丙寅烈《自序》,称尝於其乡之嵩阳社创射圃
《周礼文物大全》(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其版为蓝朱二色,首列六官之所属,次为制度器物诸图,终
《檀弓评》·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牛斗星撰。斗星字杓司,杭州人。是编每章皆摘录陈澔《集说》,而以评语载於上阑,如唐韩愈
《周礼完解》·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此书亦谓《冬官》散见於五官而又变幻其辞,谓阳
《太平经国之书》·十一卷(内府藏本)宋郑伯谦撰。伯谦字节卿,永嘉人。官修职郎、衢州府学教授。王与之《周礼订义》,首列宋代
《古周礼释评》·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孙攀撰。攀字士龙,宣城人。是书因朱申《周礼句解》稍为订补,别以音释、评语标注上方
《仪礼图》·十七卷、《仪礼旁通图》·一卷(内府藏本)宋杨复撰。复字茂才,号信斋,福州人。郑逢辰为江西漕,以所撰《仪礼经传
《周礼详解》·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王昭禹撰。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昭禹,未详何人。近世为举子业者多用之,其学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