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节解》·十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录。敬所作《九经解》,皆好为议论,轻诋先儒。此编尤误信乐史“五可疑”之说,谓《仪礼》不可为经,尤其乖谬。所解亦粗率自用,好为臆断。如《士昏礼》“升自西阶”一条,《经》於飨妇而后云“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则未飨以前妇固不得以主自处,壻亦不得以室相授。升自西阶,在妇为无专制之义,在壻则亦犹舅姑於妇先以客礼之之义。而敬谓父在子不由阼,不知为人子者居不主奥,而此时何以即席于奥耶?盖由此升者,特以道妇故也。於“舅坐,答拜”一条,又谓新妇拜舅立,而使其舅坐答拜之,於理未当。不知此是妇人肃拜,故舅坐以答之。尊卑之分宜然,无可疑也。又如《士冠礼》七体、二十一体,度数宜详。《公食大夫礼》“鱼、肠胃、伦肤若九若十有一,下大夫则若七若九”,与陈祥道《礼书》谓诸侯当十三、天子当十五者未合,宜有折衷,而往往以数语了之。知其於考据之学终浅,非说《礼》之专门也。其间有可取者,如裼袭有衣之裼袭,有玉之裼袭,郑《注》泥《玉藻》之文,於《聘义》还玉还璋,皆以为易衣加衣之仪;《觐礼》“匹马,卓上”,盖卓立向前之义,郑《注》误以卓为的;及《公食大夫礼》又鼎{冖鼎}“若束若编”非以茅为鼏之类。敬之所辨,亦时有千虑之一得,然所见亦罕矣。
《周礼注疏合解》·十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采撰。采字受先,太仓人。崇祯戊辰进士,官临川县知县,福王时为礼部员外郎。《
《礼记要旨补》·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戈九畴撰,闻人德行增补”。蔡必大《序》又称:“古睦守戈公以闻人先生旧所传《
《礼记纂注》·三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汤道衡撰。道衡字平子,丹阳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其父三才,
《三礼考注》·六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元吴澄撰”。其书据《尚书·周官篇》以改《周礼》六官之属。分《大司徒》之半
《礼乐通考》·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抡撰。抡字应麟,武进人。抡以《仪礼经传通解》五礼杂糅。又不能各详始终本末,疑
《学记》·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李塨撰。塨有《周易传注》,已著录。是编乃所定家仪。一曰《冠》,二曰《昏》,三曰《丧》
《周礼训纂》·二十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李锺伦撰。锺伦字世得,安溪人。康熙癸酉举人,未仕而卒。此书自《天官》至《秋官
《檀弓疑问》·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国朝邵泰衢撰。泰衢字鹤亭,钱塘人。明於算术,雍正初以荐授钦天监左监副。其书以《礼记》
《礼记纂言》·三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吴澄撰。澄有《易纂言》,已著录。案危素作澄《年谱》,载至顺三年澄年八十四,留抚
《坊记集传》·二卷、附《春秋问业》·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道周撰。是书为所进《礼记解》五篇之三。《自序》以为圣人之坊
《礼记提纲集解》·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邱元复撰。元复字汉标,号嵋庵,诸城人。是书不列《经》文,但如时文之式,标某章
《二礼经传测》·六十八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明湛若水撰。若水字元明,增城人。弘治乙丑进士,历官南京吏、礼、兵三部
《肆献祼馈食礼》·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任启运撰。是编以《仪礼》特牲、少牢馈食礼皆士礼,因据三《礼》及他传记之有关於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内府藏本)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玄有《易注》,已著录。公彦,洺州永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事
《读礼偶见》·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许三礼撰。三礼字典三,汤阴人。顺治辛丑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尝受业於孙奇逢之门
《表记集传》·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道周撰。是书为所进《礼记解》五篇之二。《自序》以为古者窥测天地日月,皆先立表,为
《仪礼易读》·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马駉撰。駉字德淳,山阴人。《仪礼》经文诘曲,《注》、《疏》浩繁,向称难读。是编
《缁衣集传》·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道周撰。是书为所进《礼记解》五篇之四。分二十三章,亦各创立名目。案郑康成云:“《
《家礼》·五卷、《附录》·一卷(少詹事陆费墀家藏本)旧本题“宋朱子撰”。案王懋竑《白田杂著》有《家礼考》,曰“《家礼》非
《礼问》·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吕柟撰。柟有《周易说翼》,已著录。是书杂论冠、昏、丧、祭之礼,皆与门人问答之辞。末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