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臣注文选》·六十卷(内府藏本)
案:唐显庆中,李善受曹宪《文选》之学,为之作注。至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复集衢州常山县尉吕延济、都水使者刘承祖之子良、处士张诜、吕向、李周翰五人,共为之注,表进於朝。其诋善之短,则曰“忽发章句”,是徵载籍述作之由,何尝措翰。使复精核注引,则陷於末学,质访旨趣,则岿然旧文,祗谓搅心,胡为析理。其述五臣之长,则曰“相与三复乃词,周知秘旨,一贯於理,杳测澄怀,目无全文,心无留意,作者为志,森然可观。”观其所言,颇欲排突前人,高自位置。书首进表之末,载高力士所宣口敕,亦有此书甚好之语。然唐李匡乂作《资暇集》备摘其窃据善注,巧为颠倒,条分缕析,言之甚详。又姚宽《西溪丛语》诋其注扬雄《解嘲》,不知伯夷、太公为二老,反驳善注之误。王楙《野客丛书》,诋其误叙王暕世系,以“览后”为“祥后”,以“昙首之曾孙”为“昙首之子”。明田汝成重刊《文选》,其子艺衡又摘所注《西都赋》之“龙兴虎视,东都之乾符坤珍”,《东京赋》之“巨滑间”,《芜城赋》之“袤广三坟”诸条。今观所注。迂陋鄙倍之处尚不止此。而以空疏臆见轻诋通儒。殆亦韩愈所谓“蚍蜉撼树”者欤。其书本与善注别行,故《唐志》各著录。黄伯思《东观馀论》尚讥《崇文总目》误以《五臣注本》置李善注本之前,至陈振孙《书录解题》,始有《六臣文选》之目。盖南宋以来,偶与善注合刻,取便参证,元、明至今,遂辗转相沿,并为一集,附骥以传,盖亦幸矣。然其疏通文意,亦间有可采。唐人著述,传世已稀,固不必竟废之也。田氏刊本,颇有删改,犹明人窜乱古书之习,此本为明袁袠所刊。朱彝尊《跋》,谓从宋崇宁五年,广都裴氏本翻雕,讳字阙笔尚仍其旧,颇足乱真。惟不题镂版讫工年月,以是为别耳。钱曾《读书敏求记》,称所藏宋本《五臣注》作三十卷,为不失萧统之旧,其说与延祚表合。今未见此本。然田氏本及万历戊寅徐成位所刻,亦均作三十卷。盖或合或分,各随刊者之意。但不改旧文,即为善本。正不必以卷数多寡,定其工拙矣。
《古逸书》·三十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明潘基庆编。基庆字良耜,松江人。万历戊午贡生。是集名为逸书,而实皆习见。如
《越望亭诗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鹤编。鹤有《海樵山人集》,已著录。越望亭在绍兴府城卧龙山巅,前对秦望。初名望海
《二程文集》·十三卷、《附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合集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明道集》四卷,
《梅坞贻琼》·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周履靖编,姚士粦删定。履靖所辑《夷门广牍》,士粦所辑《陆氏易解》,均已著录。履靖在
《名媛诗归》·三十六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锺惺编。取古今宫闺篇什,裒辑成书,与所撰《古唐诗归》并行。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
《古论元箸》·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傅振商编。振商有《杜诗分类》,已著录。是编乃万历壬子振商巡按直隶时所刊。杂采战国至
《汉魏名家》·(无卷数,通行本)明汪士贤编。士贤,徽州人。是编所录,自汉董仲舒迄周庾信,凡二十二集。刊於万历中,在张溥《
《鼓吹续编》·九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朱绍、朱积同编。绍字善继,积字善庆,江阴人。二人兄弟也。是编成於永乐二十二
《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宋孔延之编。前自有《序》,首题其官为尚书司封郎中,知越州军州事,浙东兵马钤辖
《古文关键》·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吕祖谦编。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馀篇,各标举其
《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卷(永乐大典本)元方回撰。回有《续古今考》,已著录。是编取《文选》所录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谢惠连
《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黄宗羲编。宗羲有《易学象数论》,已著录。宗羲於康熙乙卯以前,尝选《明文案》
《古论大观》·四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继儒编。前有自序,称“往者坊刻论脍,皆门生辈裒集成之。就中某一论为士大夫
《东汉文纪》·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鼎祚《西汉文纪》,根据《史》、《汉》,故多为典确。是编虽亦以正史为宗
《词致录》·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天麟编。天麟,大兴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是集皆载词命之文,分
《唐宫闺诗》·二卷(内府藏本)国朝费密编。密有《燕峰文抄》,已著录。是编录唐代女子之作,颇有别裁,然皆习见。
《三忠集》·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郭惟贤撰。惟贤,晋江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以忧归。起户部右侍郎,未上而
《启隽类函》·一百九卷(内府藏本)明俞安期编。首《职官考》五卷,次载《笺疏表启》,分古体二卷,近体一百二卷。近体又分二十
《古诗类苑》·一百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张之象编。是编前有黄体仁序,称之象此书与《唐诗类苑》均家贫不能刊,以授其同
《海钓遗风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萧鸣凤编。鸣凤字子雝,浙江山阴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事迹具《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