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三宴诗集》·三卷、附《香山九老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高正臣编。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一会为一卷,各冠以序,一为陈子昂,一为周彦晖,一为长孙正隐,三会正臣皆预,故汇而编之。与宴者凡二十一人,考之《新唐书》,有传者三人,则陈子昂、郎余令、解琬也。附见他传者一人,则周思钧也。见于本纪及世系表者一人,则张锡也。仅见于世系表者五人,则正臣及高瑾、王茂时、高绍、高峤也。余皆不详颠末。案:世系表,正臣曾为襄州刺史,不云卫尉卿,今诗后叙正臣及周思钧事独详。所云“连姻帝室,寓居洛阳”,皆与诸序语合,似非无据。末又附《香山九老会诗》一卷,卷尾有“夷白堂重雕”字,考宋鲍慎由,字钦止,括苍人,元祐六年进士,著有《夷白堂集》。此或慎由所刊欤?《九老会诗》已附见《白香山诗集》,而《三宴诗》之名新、旧《唐书·志》皆不载。盖当时编次诗歌,装潢卷轴,如《兰亭诗》之墨迹流传,但归赏鉴之家,故不著藏书之录。后好事者传抄成帙,乃列诸典籍之中耳,惟辗转缮录,不免多讹。如以高峤为“司府郎中”,《唐百官志》无此官,应从世系表改为“司门郎”。又张锡于武后久视元年,拜同平章事,本兖州东武城人,诗中误以“锡东”为名;又弓嗣初、高瑾、周彦晖,并曰“咸宁进士”。唐无咸宁年号,惟高宗曾改元“咸亨”;“宁”字亦“亨”字之误,兹并为改正云。
《宛雅》·十卷、《续宛雅》·八卷、《宛雅三编》·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宛雅》十卷,明梅鼎祚编。所载皆自唐至明宣城之
《群雅集》·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李振裕编。振裕有《白石山房稿》,已著录。是编乃其督学江南时,选录诸生诗赋杂文,汇刻成集
《奕世文集》·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萧自开编。自开,万安人。由荫生官詹事府主簿。是编辑其先世文集五种。凡《二休居士集
《三诗合编》·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光岳编。光岳字硕庐,上高人。雍正甲辰进士,官金华县知县。是编合刻其乡吴学诗、黄
《桃花源集》·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姚孳编。孳,四明人。元祐辛未,补武陵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
《残本成仁遗稿》·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舒芬编。芬有《周易笺》,已著录。是书前有正德丙辰芬自序云:“行箧中有文山《指南
《秦汉文脍》·五卷(内府藏本)明陈继儒编。是编杂选秦、汉之文,如《战国策》、《史记》、《汉书》之类,皆不标本书之名。又如
《松陵集》·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唐皮日休、陆龟蒙等倡和之诗,考卷端日休之《序》,则编而成集者龟蒙,题集名者日休也。龟
《明诗综》·一百卷(通行本)国朝朱彝尊编。彝尊有《经义考》,已著录。明之诗派,始终三变。洪武开国之初,人心浑朴,一洗元季
《说唐诗》·二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徐增撰。增字子能,长洲人。所录唐诗三百馀首,一一推阐其作意。其说悠谬支离,皆不可训。
《二温诗集》·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太谷诗集》二卷,明温新撰。《中谷诗集》二卷,新弟秀撰。新字伯明,洛阳人。嘉靖戊戌
《天下同文集》·四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周南瑞撰。南瑞始末未详,考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
《乾坤清气集》·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偶桓编。桓字武孟号海翁,因眇一目,又自号“瞎牛”,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
《词海遗珠》·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劳堪编。堪字道亭,江西德化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此书杂采金石文字以及诗
《广文选》·六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旧本题明刘节编。节有《春秋列传》,已著录,是书以补《文选》之遗。前有王廷相、吕
《古虞文录》·二卷、《文章表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杨仪撰。是书采古人著作之关於常熟者,裒为一帙。凡文一卷
《桃花源集》·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冯子京撰。子京字南台,钱塘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桃花源在湖南常德府桃源
《赠言小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皆题画之作。末有旧跋,称元季诗文之盛,惟玉山唱酬诸家最称风雅。赠言
《海钓遗风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萧鸣凤编。鸣凤字子雝,浙江山阴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事迹具《明史》
《南园五先生集》·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葛徵奇编。徵奇有《芜园诗集》,已著录。初,嘉靖乙丑,陈暹合刻孙蕡、王佐、黄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