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间气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高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起至德初,迄大历末,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末有元祐戊辰曾子泓《跋》,称独遗郑当一人,逸诗八首,盖在宋时已残阙。故陈振孙《书录解题》云:所选诗一百三十二首也。姓氏下各有品题,拈其警句,如《河岳英灵集》例,而张众甫、章八元、戴叔伦、孟云卿、刘湾五人俱阙,考毛晋《跋》,谓得旧抄本,所缺张、章、戴诸《评》俱在,独刘湾无考,故编中於四家姓氏之下,俱注云:《评》载卷首。今检卷首无之,当由久而复佚耳。又案:钱曾《读书敏求记》,谓得宋鋟本,如朱湾《咏玉》一首,“玉”字作“三”,盖每句皆藏“三”字义也。后人不解诗义,翻谓“三”为讹字,妄改为《咏玉》。自元至明,刻本皆然,此本仍袭旧讹,知毛晋所云旧抄本,犹未足据也。仲武持论颇矜慎,其谓刘长卿十首以后,语意略同,落句尤甚,鉴别特精。而王士祯《论诗绝句》独非之,盖士祯诗修词之功多於炼意,其模山范水,往往自归窠臼,与长卿所短颇同。殆以中其所忌,故有此自护之论耶?陆游集有是书《跋》曰:“高適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適也,然適自字达夫,游实误记而误辨。至称其评品多妄,又称其议论凡鄙,则尤不然。今观所论,如杜诵之“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语本习径,而以为得生人始终之理。张继之“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句太实相,而以为事理双切。颇不免逗漏末派。其馀则大抵精确,不识游何以诋之。至所称钱起之“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刘长卿之“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此自诗人忠厚之遗,尤不得目以凡鄙。惟王世懋《艺圃撷馀》摘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句,谓听闻合掌,而仲武称其工於发端,则切中其失,不为苛论矣。
《小孤山诗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恪编。恪字克谨,鄞县人。万历壬辰进士。官宿松县知县。是编乃恪于弘治七年,因修小
《宋金元诗永》·二十卷、《补遗》·二卷(内府藏本)国朝吴绮选。绮有《岭南风物记》,已著录。是编选宋、金、元诗合为一集,首
《婺贤文轨》·四卷、《拾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戚雄编。雄字世英,金华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以《金华
《古文精藻》·二卷(内府藏本)国朝李光地编。光地为兵部侍郎时,提督顺天学政。选录此集,以诲乡曲诸生,不求尽古文之变也。
《雅音会编》·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康麟编。麟字文瑞,广东顺德人。天顺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是书以平声三十韵为纲,以诸诗案韵
《文章鼻祖》·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绳武编。绳武字文叔,长洲人。康熙乙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编录六代以前诗文凡十
《麻姑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克昌编。克昌,仁和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建昌府同知。麻姑山为建昌所属,唐颜真卿《
《三忠文选》·十六卷(内府藏本)明胡接辉编。接辉字笃父,庐陵人。官监察御史。是编成於崇祯丁丑,选录宋胡铨、周必大、文天祥
《浯溪诗文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焯编。焯自号龙津子,始末未详。是书成於嘉靖戊子,辑元结以下至明代诸人题咏碑铭。
《御定四朝诗》·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庶子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凡宋诗七十八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
《词致录》·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李天麟编。天麟,大兴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浙江。是集皆载词命之文,分
《陈文纪》·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南朝六代,至陈而终,文章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惟阴铿、张正见;文
《三苏文范》·十八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杨慎编。然所取皆近於科举之文,亦不类慎之所为。殆与《翰苑琼琚》均出依托也。
《回文类聚》·四卷、《补遗》·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桑世昌编,世昌有《兰亭考》,已著录。考刘勰《文心雕龙》曰:“回文
《高氏三宴诗集》·三卷、附《香山九老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高正臣编。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一会为一卷,各冠以序,
《宋名臣献寿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也
《文体明辨》·八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徐师曾撰。师曾有《古文周易演义》,已著录。是编凡纲领一卷,诗文六十一卷,目录六
《文章指南》·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旧本题明归有光编。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书前有旧序,称原无书名,有光登第后授
《中原文献》·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焦竑编。竑有《易筌》,已著录。是书分经集六卷,史集六卷,子集七卷,文集四
《天下同文集》·四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周南瑞撰。南瑞始末未详,考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