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文集》·十三卷、《附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宋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合集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明道集》四卷,《遗文》一卷;《伊川集》一本,二十卷,一本九卷。又《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二程共为一集,为建宁所刻本。是宋世所传已参错不同。此本出自胡安国家,刘珙、张栻尝刻之长沙,安国於原文颇有改削。如《定性书》、《明道行述》、《上富公谢帅书》中,删落至数十字;又《辞官表》颠倒次第,《易传序》改“氵公”为“氵斥”;祭文改“侄”为“犹子”。珙等所刻,一以安国为主,朱子深以为不可,尝以书抵珙及栻,盛气诟争,辩之甚力,具载《晦菴集》中。然二人迄不尽用其说,盖南宋之初,学者犹各尊所闻。不似淳祐以后,门户已成,羽翼已众,於朱子之言,一字不敢异同也。元至治间,临川谭善心重为校刊,始与蜀人虞槃商榷考订,悉从朱子所改,其《定性书》、《富谢》二书,所删字,亦求得别本补足;又搜辑《程子遗文》十六篇,《遗事》十一条,并朱子论胡本错误诸书,别为二卷,附之於后;惟伊川诗仅有三章,《河南府志》载其《陆浑乐游诗》云:“东郊渐微绿,驱马欣独往。舟萦野渡时,水乐春山响。身闲爱物外,趣逸谐心赏。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集中无之。《地志》率多假借名人以夸胜迹,其殆好事者所依托欤。
《尺牍嘤鸣集》·十二卷(内府藏本)国朝王相编。相字晋升,临川人。是书成於康熙己丑。采明末及国初简札分十二类,类中又分子目
《西湖八社诗帖》·(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嘉靖壬戌,闽人祝时泰游於杭州,与其友结诗社西湖上,凡会吟者八:曰紫
《南园五先生集》·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葛徵奇编。徵奇有《芜园诗集》,已著录。初,嘉靖乙丑,陈暹合刻孙蕡、王佐、黄哲、
《友声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赖鲲升编。鲲升字沧峤,会昌人。其父方勃偕弟方度於邑治之西辟霞绮园,与邑人沈开进、胡
《宋文归》·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锺惺编。宋文多朴实,而惺以纤巧之法选之,以佻薄之语评之。是为南辕而北辙,其去取之得
《六朝声偶删补》·七卷(内府藏本)明邵一儒编。一儒字仲鲁,海阳人。是书成於万历庚申之九月。时廷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
《延陵书塾合璧》·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吴季长编。季长始末未详。前有康熙丁丑自序,称“少嗜俪体文,平生酷爱梁简文、
《御选唐诗》·三十二卷、《附录》·三卷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其注释则命诸臣编录,而取断於睿裁。诗至唐,无体不备,
《南华合璧集》·五卷(内府藏本)明黄鲁曾编。鲁曾字得之,吴县人。正德丙子举人,五岳山人省曾之弟也。是编选王宠之诗,而附以
《续垂棘编·三集》十卷、《四集》·九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范鄗鼎编。鄗鼎有《理学备考》,已著录。初,鄗鼎父芸茂,当明末
《元文类》·七十卷、《目录》·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元苏天爵编。天爵有《名臣事略》,已著录。是编刊於元统二年,监察
《九代乐章》·二十三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刘濂撰。濂有《易象解》,已著录。是书取自汉迄唐九代之诗,分门编次。大略以诗乐
《二程文集》·十三卷、《附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合集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明道集》四卷,
《文选补遗》·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陈仁子编。仁子有《牧莱脞语》,已著录。是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述仁子之言,谓《文
《桃花源集》·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姚孳编。孳,四明人。元祐辛未,补武陵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
《天下同文集》·四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元周南瑞撰。南瑞始末未详,考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
《二妙集》·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金段克己、段成己兄弟诗集也。克己字复之,号遯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稷山人,克己,金末
《古文辑略》·(无卷数,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曹本荣编。本荣有《奏议稽询》,已著录。是书文以体分,各体前俱引文体明辨一条,
《桃花源集》·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冯子京撰。子京字南台,钱塘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桃花源在湖南常德府桃源
《宋诗删》·二十五卷(内府藏本)国朝顾贞观编。贞观字华封,无锡人。由监生考授秘书院中书,后中康熙丙午举人,迁国史院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