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鉴》·一百五十卷(内府藏本)
宋吕祖谦编。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案: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临安书坊,有所谓《圣宋文海》者,近岁江钿所编。孝宗得之,命本府校正刻版。周必大言其去取差谬,遂命祖谦校正。於是尽取秘府及士大夫所藏诸家文集,旁采传记他书,悉行编类,凡六十一门,又称有近臣密启,所载臣僚奏议,有诋及祖宗政事者,不可示后世。乃命直院崔敦诗更定,增损去留凡数十篇,然讫不果刻也。此本不著为祖谦原本,为敦诗改本。《朱子语录》称《文鉴》收蜀人吕陶《论制师服》一篇,为敦诗所删;此本六十一卷中仍有此篇,则非敦诗改本确矣。商辂《序》,称当时临安府,及书肆皆有版,与心传所记亦不合。盖官未刻,而其后坊间私刻之,故仍从原本耳。祖谦之为此书,当时颇铄於众口,张端义《贵耳集》,称东莱修《文鉴》成,独进一本,满朝皆未得见,惟大珰甘昺有之。公论颇不与。得旨除直秘阁,为中书陈骙所驳,载於陈之《行状》。《朝野杂记》又引《孝宗实录》,称祖谦编《文鉴》,有通经而不能文词者,亦表奏厕其间,以自矜党同伐异之功,缙绅公论皆嫉之。又载张栻时在江陵,《与朱子书》曰:伯恭好敝精神於闲文字中,何补於治道,何补於后学?承当编此等文字,亦非所以成君德也。而《朱子语录》记其选录五例,亦微论其去取有未当。盖一时皆纷纷訾议。案录副本以献中官,祖谦似不至是。所谓通经而不能文章者,盖指伊川,然伊川亦非全不能文。至此书所载《论政》、《论学》之文,不一而足,安得尽谓之无补?栻殆闻有此举,未见此书,意其议出周必大,必选词科之文,故意度而为此语也。陈振孙《书录解题》记朱子晚年语学者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其所载奏议,亦系当时政治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中变之意,尽在其间,非选粹比也。然则朱子亦未始非之,殆日久而后论定欤。
《唐四僧诗》·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唐僧灵澈诗一卷,灵一诗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一卷。案《书录解题》,载灵澈、灵一集
《杨氏五家文钞》·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杨长世及其从子以睿、以俨,从孙兆凤、兆年合刻稿也。长世字延会,瑞金人。官兴
《朱子论定文钞》·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震方编。震方有《读书正音》,已著录。是编取经传子史以至唐、宋诸家之文曾经
《皇清诗选》·三十卷(内府藏本)国朝孙鋐编。鋐字思九,江南华亭人。其书采国初诸诗,分体编录。其凡例有曰:“论诗者必规摹初
《成都文类》·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案:《成都文类》诸家著录,皆称宋袁说友编,说友有《东塘集》,已著录。是编前有说友《
《翊学诗》·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案此集乃嘉靖七年五月,经筵官进讲大学衍义,世宗因制五言古诗一章,并序以赐阁臣。大
《忠义集》·七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元赵景良编。初,南丰刘埙作《补史十忠诗》一卷,述宋末李芾、赵卯发、文天祥、陆秀夫、江
《乐府广序》·三十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朱嘉徵编。嘉徵字岷左,别号止谿圃人,海宁人。前明崇祯壬午举人,入国朝官徽州府
《桃花源集》·一卷(永乐大典本)宋姚孳编。孳,四明人。元祐辛未,补武陵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
《文致》·(无卷数,内府藏本)明刘士鏻编。士鏻,杭州人。崇祯辛未进士。是集辑汉、魏、六朝以至明人所著,通为一书。不分卷数
《唐诗解》·五十卷(通行本)明唐汝询撰。汝询有《编蓬集》,已著录。是书取高廷礼《唐诗正声》、李于麟《唐诗选》二书,稍为订
《唐贤三昧集》·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初,士祯少年,尝与其兄士禄撰《神韵集》,见
《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陆云龙编。云龙字雨侯,钱塘人。是编评选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
《浯溪诗文集》·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焯编。焯自号龙津子,始末未详。是书成於嘉靖戊子,辑元结以下至明代诸人题咏碑铭。
《二陆集》·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长白山人集》二卷,明陆之箕撰。《南门续集》一卷,其弟之裘撰。之箕字肖孙,一字汝瞻,别
《渠风集略》·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马长淑编。长淑字汉荀,安邱人。雍正庚戌进士,官至磁州知州。初,安邱张贞欲辑其邑自
《樵川二家诗》·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朱霞编。案《浙江通志》载:“朱霞,建德人,顺治乙未进士。”未知即此人否也。樵川
《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释净溥编。兴善寺在嘉兴府治东南秦溪之上。是书上卷载诗,下卷载碑记。内
《陶韦合集》·十八卷(内府藏本)明凌濛初编。是书前有濛初题词曰:“从来以继陶者莫如左司,而两集无合刻者。合之自何观察露始
《六朝声偶删补》·七卷(内府藏本)明邵一儒编。一儒字仲鲁,海阳人。是书成於万历庚申之九月。时廷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