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绳尺》·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魏天应编,林子长注。天应号梅墅,自称乡贡进士;子长号笔峰,官京学教谕,皆闽人也。是编,辑当时场屋应试之论,冠以《论诀》一卷。所录之文,分为十卷,凡甲集十二首,乙集至癸集俱十六首,每两首立为一格,共七十八格。每题先标出处,次举立说大意,而缀以评语,又略以典故分注本文之下。盖建阳书肆所刊,岁久颇残阙失次。明福建提学佥事游明访得旧本,重为校补,又以原注多所讹误,并为考核增损,付书坊刊行。何乔新《椒邱集》有是书《序》,今本不载,盖佚脱也。考宋礼部贡举条式,元祐法以三场试士,第二场用论一首,绍兴九年定以四场试士,第三场用论一首,限五百字以上成。经义、诗赋二科并同。又载绍兴九年国子司业高闶《札子》,称太学旧法,每旬有课,月一周之;每月有试,季一周之。皆以经义为主,而兼习论策。云云。是当时每试必有一论,较诸他文应用之处为多,故有专辑一编以备揣摩之具者。天应此集,其偶传者也。其始尚不拘成格,如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自出机杼,未尝屑屑於头项心腹腰尾之式,南渡以后,讲求渐密,程式渐严,试官执定格以待人,人亦循其定格以求合,於是“双关三扇”之说兴,而场屋之作遂别有轨度,虽有纵横奇伟之才,亦不得而越。此编以“绳尺”为名,其以是欤?绍兴重修贡举式中,试卷犯点抹条下,有论策经义连用本朝人文集十句之禁。知拘守之馀,变为剽窃,故以是防其弊矣。然当日省试中选之文,多见於此,存之可以考一朝之制度。且其破题、接题、小讲、大讲、入题、原题诸式,实后来“八比”之滥觞,亦足以见制举之文,源流所自出焉。
《三苏文粹》·七十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后亦无序跋,其曰《文粹》,盖仿陈亮《欧阳文粹》例也。凡苏洵文十一卷,苏
《河汾诸老诗集》·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元房祺编。祺,平阳人,据高昂霄《跋》,称祺为大同路儒学教授,而祺作《后序》,自称
《唐音》·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元杨士宏编。士宏字伯谦,襄城人。是书成於至正四年,虞集为之《序》。凡《始音》一卷,《正
《宛雅》·十卷、《续宛雅》·八卷、《宛雅三编》·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宛雅》十卷,明梅鼎祚编。所载皆自唐至明宣城之
《文翰类选大成》·一百六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李伯玙、冯原同编。伯玙,上海人,官淮王府长史。原,慈谿人,官淮王府纪善
《文章类选》·四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洪武三十一年凝真子序,并庆府图章。以史考之,盖庆王也。为太祖第
《顺则集》·八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程文潞编。文潞字希古,歙县人。是编成於万历壬午。辑程氏先世遗诗,自后唐程炳迄明程百
《弘正诗抄》·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惟卷首曹忭序谓“二山杨君工於诗,所选弘治正德间诗抄,正如淘沙见金,
《六艺流别》·二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佐撰。佐有《乐典》,已著录。是书大旨以六艺之源皆出於经,因采摭汉、魏以下诗文,
《唐诗所》·四十七卷(通行本)明臧懋循编。凡十有四门:曰《古乐府》、曰《乐府系》、曰《三言四言古诗》、曰《五言古诗》、曰
《萧氏世集》·(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萧伯升编。伯升字孟昉,泰和人。是集皆录其先世诗文,曰《正固先生集》,诗文各一
《八刘唐人诗集》·八卷(内府藏本)题曰淮阴刘青夕选,不著其名。前有康熙癸未李翰熙序,称青夕尝有《唐诗十三家》之刻。又辑为
《高氏三宴诗集》·三卷、附《香山九老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高正臣编。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一会为一卷,各冠以序,
《中原文献》·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焦竑编。竑有《易筌》,已著录。是书分经集六卷,史集六卷,子集七卷,文集四
《江皋小筑集》·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李元弼撰。元弼字靖吾,广东人。万历中卜筑江皋,题为十景。集友朋唱和成编,而以所作
《凤山郑氏诗选》·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编。学佺有《易经通论》,已著录。是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也。孔道号一
《续三体唐诗》·八卷(内府藏本)国朝高士奇编。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录。士奇尝校注周弼三体唐诗,因复辑此编。弼书以
《全蜀艺文志》·六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周复俊编。复俊有《东吴名贤记》,已著录。初,宋庆元中四川安抚使袁说友,属知云
《谪仙楼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骆骎曾编。骎曾字象先,武康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太平府西北二十五里采石江
《桥门听雨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金庠编。庠,苏州人。永乐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永乐七年会试,得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