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补遗》·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陈仁子编。仁子有《牧莱脞语》,已著录。是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述仁子之言,谓《文选》存《封禅书》,何如存《天人三策》。存《剧秦美新》,何如存《更生封事》?存《魏公九锡文》,何如存《蕃、固诸贤论列》?《出师表》不当删去《后表》;《九歌》不当止存《少司命》、《山鬼》;九章不当止存《涉江》。《汉诏令》取武帝不取高、文,《史论赞》取班、范,不取司马迁。渊明《诗家冠冕》,十不存一、二;又不当以“诗赋”先“诏令、奏疏”,使君臣失位,质文先后失宜。其排斥萧统甚至,盖与刘履《选诗补注》皆私淑文章正宗之说者。然正宗主於明理,文选原止於论文,言岂一端,要各有当,仁子以彼概此,非通方之论也。且所补司马谈《六家要旨论》,则齐黄老於六经;鲁仲连《遗燕将书》,则教人以叛主。高帝《鸿鹄歌》情锺嬖爱,扬雄《反离骚》事异忠贞,蔡琰《胡笳十八拍》非节烈之言,《越人歌》、《李延年歌》直淫亵之语;班固《燕然山铭》,实为贡谀权臣,董仲舒《火灾对》亦不免附会经义。律以正宗之法,皆为自乱其例,亦非能恪守真氏者,至於宋王《微咏赋》,讹为宋玉《微咏赋》,则姓名时代并讹;引佛经横陈之说以注《讽赋》,则庞杂已甚;荆轲《易水歌》与《文选》重出,亦为不检。观所著《牧莱脞语》,於古文、时文之格律尚未分明。则排斥古人,亦贸贸然徒大言耳。然其说云补《文选》,不云竟以废《文选》,使两书并行,各明一义,用以济专尚华藻之偏,亦不可谓之无功。较诸举一而废百者,固尚有间焉。
《文章正宗》·二十卷、《续集》·二十卷(内府藏本)宋真德秀编。德秀有《四书集编》,已著录。是集分辞令、议论、叙事、诗歌四
《六李集》·三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内乡李氏二世六人之诗也。凡李宗《木杏山集》八卷,李蓘《太史集》六卷,李荫《比部
《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卷(永乐大典本)元方回撰。回有《续古今考》,已著录。是编取《文选》所录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谢惠连
《新安文献志》·一百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程敏政撰。是书於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凡有关於新安者,悉采录之。六十卷以前为甲
《隋文纪》·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薈稡一朝,成文章之总汇。而人
《浙元三会录》·(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守阯编。守阯有《碧川文选》,已著录。是书乃以浙江解元同仕於朝者邀为文会。其
《岭南文献补遗》·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杨瞿崃编。瞿崃有《易互》,已著录。先是,广东提学张邦翼撰《岭南文献》三十二卷
《载书图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士祯编。康熙辛巳,士祯官刑部尚书时,乞假旋里,改窆其亲,载书数车以归。其门人扬
《樵川二家诗》·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朱霞编。案《浙江通志》载:“朱霞,建德人,顺治乙未进士。”未知即此人否也。樵川
《存存稿》·十卷、《续稿》·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存存稿》,明周泰编。《续稿》周寀编。皆其先世遗集也。《存存稿》凡《石
《唐诗掞藻》·八卷(内府藏本)国朝高士奇编。是书仿《文选》、《文苑英华》之例,分类选录。凡三十二门,皆馆阁之体,故名曰“
《文选尤》·十四卷(内府藏本)明邹思明编。思明字见吾,归安人。始末未详。前有韩敬序,其私印已称庚戌会状两元,则万历后人也
《奕世文集》·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萧自开编。自开,万安人。由荫生官詹事府主簿。是编辑其先世文集五种。凡《二休居士集
《甬上耆旧诗》·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文学编。其传则李邺嗣作也。文学有《疏稿》,邺嗣有《杲堂文钞》,俱已著录。辑
《蔡氏九贤全书》·九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蔡鹍编。鹍,元定十五世孙也。自元定之父发,及元定之子渊、沆、沈,孙模、格、杭、
《唐四僧诗》·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唐僧灵澈诗一卷,灵一诗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一卷。案《书录解题》,载灵澈、灵一集
《六朝声偶删补》·七卷(内府藏本)明邵一儒编。一儒字仲鲁,海阳人。是书成於万历庚申之九月。时廷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
《柴氏四隐集》·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之诗文也。望有《丙丁龟监》,已著录。随亨字瞻屺,登
《大全赋会》·五十卷(永乐大典本)不著编辑者名氏。皆南宋程试之文。案宋礼部科举条例,凡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其官韵八字,
《陈文纪》·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南朝六代,至陈而终,文章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惟阴铿、张正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