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类》·六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编辑人名氏。今流传有宋刊本。然《宋史·艺文志》载此书,注云:集者不知名,则当时已无可考矣。案:柳宗元《河东集》,有柳宗直《西汉文类序》,其文皆采之《汉书》;是编惟采《三国志》之文,盖沿其例。凡分二十三门:曰《诏书》,曰《教令》,曰《表奏》,曰《书疏》,曰《谏诤》,曰《戒责》,曰《荐称》,曰《劝说》,曰《对问》,曰《议》,曰《论》,曰《书》,曰《笺》,曰《评》,曰《檄》,曰《盟》,曰《序》,曰《祝文》,曰《祭文》,曰《诔》,曰《诗赋》,曰《杂文》,曰《传》。所采上涉汉末,而下及晋初,则以《魏志·太祖纪》,其事皆在建安,而裴松之注,所采多晋人书也。惟其中《劝说》、《对问》二门,皆当时口语,本非词翰,取盈卷帙,於义未安。又陈寿所评正犹马、班之赞,摘出别立篇名,亦乖体例。以其宋人旧本,姑存之以备考证焉。
《唐诗鼓吹》·十卷(通行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据赵孟頫《序》,称为金元好问所编,其门人中书左丞郝天挺所注,国朝常熟陆贻典题
《六李集》·三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内乡李氏二世六人之诗也。凡李宗《木杏山集》八卷,李蓘《太史集》六卷,李荫《比部
《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内府藏本)宋楼昉撰。昉字旸叔,号迂斋,鄞县人,绍熙四年进士,历官守兴化军,卒追赠直龙图阁。是集乃
《二南遗音》·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绍攽编。绍攽有《周易详说》,已著录。是编所录皆国朝关中人诗。自孙枝蔚以下共一百
《文翰类选大成》·一百六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李伯玙、冯原同编。伯玙,上海人,官淮王府长史。原,慈谿人,官淮王府纪善
《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文藻等编。明顺德欧大任、梁有誉,从化黎民表,南海吴旦,番禺李时行五人
《青溪诗集》·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徐楚编,李高续辑。楚号青溪,淳安人。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高字抑中,云南人,官至严州
《丰阳人文纪略》·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聂芳声编。芳声字晦之,永丰人。是编裒其邑人之文,自宋至明,分类编辑。然宋、元
《唐乐府》·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吴勉学编。勉学所编《河间六书》,已著录。是集汇辑唐人乐府,只登初、盛,而不及中、晚
《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陆时雍撰。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崇祯癸酉贡生。是编选自汉、魏以迄
《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六十四卷(通行本)明茅坤编。坤有《徐海本末》,已著录。《明史·文苑传》称: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
《同文馆唱和诗》·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邓忠臣等撰。同文馆本以待高丽使人,时忠臣等同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
《崇川诗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孙翔编。翔字吕溪,南通州人。是集辑通州及州属如皋、泰兴、海门三邑之诗。自宋、元
《文苑英华》·一千卷(御史刘锡嘏家藏本)宋太平兴国七年,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奉敕编,续又命苏易简、王祐等参修。至雍熙
《发蒙宏纲》·三卷(永乐大典本)宋罗黄裳编。黄裳,池州人。咸淳中曾为番禺守。明《内阁书目》曰:“《发蒙宏纲》,宋咸淳间,
《衡门集》·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明郑履淳编,其子心材续成之。履淳有《郑端简年谱》,心材有《郑京兆集》,均已著录。是
《邱海二公文集合编》·十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焦映汉、贾棠所刻邱濬、海瑞集也。濬、瑞皆琼州人。映汉与棠同官於琼
《海岱会集》·十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明石存礼、蓝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也。存礼字
《吴兴艺文补》·四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董斯张、闵元衢、韩千秋同编,而韩昌箕为校录刊刻。斯张有《吴兴备志》,元衢有《
《滕王阁续集》·十九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李嗣京撰。嗣京,扬州兴化人。崇祯戊辰进士,官南昌府推官。巡抚解学龙属其取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