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元左克明编。克明自称豫章人,其始末未详。《自序》题至正丙戌,则顺帝时也。是书录古乐府词,分为八类。曰《古歌谣》、曰《鼓吹曲》、曰《横吹曲》、曰《相和曲》、曰《清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杂曲》。《自序》谓:冠以“古歌谣词”者,贵其发乎自然。终以“杂曲”者,著其渐流於新声。又谓:风化日移,繁音日滋,惧乎此声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陈、隋,截然独以为宗,虽获罪世之君子,无所逃焉云云。当元之季,杨维桢以工为乐府倾动一时,其体务造恢奇,无复旧格。克明此论,其为维桢而发乎?考宋郭茂倩先有《乐府诗订》,所录止於唐末,极为赅备。克明此集,似乎床上之床。然考李孝光刻《乐府诗集序》,称其书岁久将弗传。至元六年,济南彭叔仪始得本校刻,是郭书刊版之时,仅在克明成书前六年。其版又在济南,距江西颇远,则编此集时,当未必见郭书,非相蹈袭。且郭书务穷其流,故所收颇滥。如薛道衡《昔昔监》凡二十句,唐赵嘏每句赋诗一首,此殆如“春官”程试,摘句命题,本无关於乐府,乃列之薛诗之后,未免不伦。此集务溯其源,故所重在於古题古词,而变体拟作,则去取颇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每类各有小序,核其词气,确为克明自作,其题下夹注,则多摭《乐府诗集》之文,《紫玉歌》条下,并明标《乐府诗集》字。今考其《临高台》条下,引刘履《风雅翼》之说,尚与克明相去不远。至《紫骝马》条下,引冯惟讷《诗纪》之说,则嘉靖中书,元人何自见之?其由明人重刻,臆为窜入明矣。又冯舒校《玉台新咏》,於《焦仲卿妻诗》“守节情不移”句下,注曰:案:活本杨本,此句下有“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二句,检郭、左二《乐府》并无之。今考此本,乃已有此二句,知正文亦为重刻所改,不止私增其解题矣。然元刻今未之见,无由互校刊除,姑仍明刻录之,而附订其谬如右。
《残本光岳英华》·十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许中丽编。中丽爵里未详。朱彝尊《明诗综》称明初操选政者有许中丽云云,
《笃叙堂诗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侯官许氏之家集也。凡作者七人,集八种。前明一人,曰《春及堂遗稿》,许豸撰。国朝六人
《松陵集》·十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唐皮日休、陆龟蒙等倡和之诗,考卷端日休之《序》,则编而成集者龟蒙,题集名者日休也。龟
《后周文纪》·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按“东汉”、“东晋”之名,所以别於“西”;“南齐”之名,所以别於“北”。
《存存稿》·十卷、《续稿》·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存存稿》,明周泰编。《续稿》周寀编。皆其先世遗集也。《存存稿》凡《石
《中兴间气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高仲武编。仲武自称渤海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也。是集前有《自序》云:
《唐四僧诗》·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唐僧灵澈诗一卷,灵一诗二卷,清塞诗二卷,常达诗一卷。案《书录解题》,载灵澈、灵一集
《甬上耆旧诗》·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文学编。其传则李邺嗣作也。文学有《疏稿》,邺嗣有《杲堂文钞》,俱已著录。辑
《联句私抄》·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毛纪编。纪有《密勿稿》,已著录。是集前有引一篇,称昔在翰林,与僚友及诸司善鸣者会晤
《金石文》·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献忠撰。是编辑录三代以来金石之文。商一卷,周一卷,秦一卷,汉四卷。然未能博徵金石,
《古今濡削选章》·四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李国祥编。国祥字休徵,南昌人。天启中官开封府同知。是书选录四六书启,以官制
《明文在》·一百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薛熙编。熙有《练阅火器阵记》,已著录。是书仿《昭明文选》体例,於诸体之中各以类从
《汉魏名文乘》·(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运泰、余元熹同编。二人皆闽中书贾也。所录凡六十家,盖杂采何钅堂《汉魏丛书》
《三体唐诗》·六卷(内府藏本)宋周弼编。弼有《汶阳端平诗隽》,已著录。是编乃所选唐诗,其曰三体者,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
《三华集》·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无锡钱子正及弟子义、侄仲益合刻诗也。子正《绿苔轩集》六卷,前有王达《序》;子义《种
《荆南倡和集》·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周砥、马治同撰。砥字履道,无锡人;治字孝常,宜兴人。《明史·文苑传》,并附载《陶
《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内府藏本)宋彭叔夏撰。叔夏,庐陵人,自署曰乡贡进士,其始末未详。《江西通志》亦但列其名於《绍熙壬
《延陵书塾合璧》·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吴季长编。季长始末未详。前有康熙丁丑自序,称“少嗜俪体文,平生酷爱梁简文、
《东汉文纪》·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鼎祚《西汉文纪》,根据《史》、《汉》,故多为典确。是编虽亦以正史为宗
《文章辨体》·五十卷、《外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吴讷编。讷有《祥刑要览》,已著录。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