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删》·三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李攀龙编。攀龙有《诗学事类》,已著录。是编,为所录历代之诗,每代各自分体,始於古逸,次以汉、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继以明,多录同时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盖自李梦阳倡不读唐以后书之说,前后七子,率以此论相尚。攀龙是选,犹是志也。江淹作《杂拟诗》,上自汉京,下至齐、梁,古今咸列,正变不遗。其《序》有曰:“蛾眉讵同貌而俱动於魄,芳草宁共气而皆悦於魂”。又曰:“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岂所谓通方广恕,好远兼爱?然则文章派别,不主一途,但可以工拙为程,未容以时代为限。宋诗导黄、陈之派,多生硬杈桠;元诗沿温、李之波,多绮靡婉弱。论其流弊,诚亦多端,然钜制鸿篇,亦不胜数,何容删除两代,等之自郐无讥。王士祯《论诗绝句》有曰:“铁崖乐府气淋漓,渊颖歌行格侭奇;耳食纷纷说开宝,几人眼见宋元诗?”其殆为梦阳辈发欤?且以此选所录而论,唐末之韦庄、李建勋,距宋初阅岁无多;明初之刘基、梁寅,在元末吟篇不少。何以数年之内,今古顿殊,一人之身,薰莸互异,此真门户之见,入主出奴,不缘真有限断。厥后摹拟剽窃,流弊万端,遂与公安、竟陵同受后人之诟厉,岂非高谈盛气有以激之,遂至出尔反尔乎?然明季论诗之党,判於七子,七子论诗之旨,不外此编。录而存之,亦足以见风会变迁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废也。流俗所行,别有攀龙《唐诗选》,攀龙实无是书,乃明末坊贾割取《诗删》中唐诗,加以评注,别立斯名,以其流传既久,今亦别存其目,而不录其书焉。
《彤管新编》·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张之象编。之象有《太史史例》,已著录。是编以世所传《彤管集》篇帙未备,更为辑补。自
《成氏诗集》·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大名成氏之家集也。一曰《適和堂初集》,成宰撰;一曰《適和堂继集》,宰子之莲撰;一曰
《南华合璧集》·五卷(内府藏本)明黄鲁曾编。鲁曾字得之,吴县人。正德丙子举人,五岳山人省曾之弟也。是编选王宠之诗,而附以
《清源文献》·十二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明何炯编。炯,晋江人。官靖江县教谕。是集成於万历丁酉,皆录其郡人之诗文。前列
《文选补遗》·四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陈仁子编。仁子有《牧莱脞语》,已著录。是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述仁子之言,谓《文
《东汉文纪》·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鼎祚《西汉文纪》,根据《史》、《汉》,故多为典确。是编虽亦以正史为宗
《宋四名家诗》·(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周之鳞、柴升同编。之鳞字雪苍,海宁人。升字锦川,仁和人。是编选苏轼、黄庭坚、范成
《诗苑天声》·二十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范良撰。良字眉生,徽州人。是集选自汉至明之诗为五类:曰乐章、曰应制、曰应试、
《搜玉小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郑樵《通志》已载之,则其来旧矣。旧目题凡三十七人,诗六十三首;此本但
《宋遗民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矣。此本所
《唐诗广选》·七卷(内府藏本)明凌宏宪编。宏宪始末未详。初,李攀龙撰《诗删》,王世贞序之。后坊间割其中所录唐诗刊行,别题
《五十家唐诗》·(无卷数,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自唐太宗、元宗至储光羲凡五十家。各家之诗但分古近体,亦有载赋数首者。
《名家表选》·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陈垲编。垲,馀姚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是编即在广东所选以训士子者。凡
《皇清诗选》·三十卷(内府藏本)国朝孙鋐编。鋐字思九,江南华亭人。其书采国初诸诗,分体编录。其凡例有曰:“论诗者必规摹初
《柴氏四隐集》·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之诗文也。望有《丙丁龟监》,已著录。随亨字瞻屺,登
《唐诗类苑》·二百卷(内府藏本)明张之象编。初,宋赵孟坚有《分类唐诗》,佚阙不完,世无刊本。之象因复有此作,凡分三十六部
《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卷(永乐大典本)元方回撰。回有《续古今考》,已著录。是编取《文选》所录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谢惠连
《唐乐府》·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吴勉学编。勉学所编《河间六书》,已著录。是集汇辑唐人乐府,只登初、盛,而不及中、晚
《凤山郑氏诗选》·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编。学佺有《易经通论》,已著录。是集乃所选郑孔道、郑大亨之诗也。孔道号一
《柳洲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陈增新等编。增新字子更,嘉善人。柳洲在嘉善熙宁门外。顺治初,增新与同里魏学渠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