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纪》·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编。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薈稡一朝,成文章之总汇。而人沿旧习,风尚各殊,故著作之林,不名一格。四十馀载,竟不能自为体裁。又世传小说,唐代为多。而仁寿、大业,去唐最近,遗篇琐语,真赝相参,不能无所附会。故鼎祚所录,此集又最糅杂。其中如《隋遗录》、《开河记》、《迷楼记》、《海山记》、《大业拾遗记》,皆出依托。而王度《古镜记》尤为迂怪不经,《搜神》、《异苑》之末流,《暌车》、《夷坚》之先路,岂可登之总集,自秽其书?又如《甲秀堂帖》载炀帝《跋曹子建墨迹》,唐以来收藏赏鉴,皆所未闻;词旨凡庸,显出近代,而一概阑入,未免失於鉴裁。至於唐高祖、太宗、褚亮、李靖、陈叔达、温大雅、魏徵诸人,不系於隋,无烦拟议,乃以其文作於隋末,遂尔兼收,而李德林《代静帝之诏》作於周时,颜之推《请考乐》之奏上於梁代,前则文随人编,后则人随文列。揆以断限,厥例安居?若文帝《复姓令》之误采史文,李德林之《修定五礼诏》,题为文帝,祖君彦之《移郡县书》、《与袁子幹书》、魏徵《与郇王庆书》,皆题为李密;孔德绍《遗秦王书》,题为窦建德,以及《罪蜀王秀文》已见一卷,复见二卷;戴逵《皇太子箴》已见五卷,复见七卷;又诸集之通病,不在所论矣。八卷之末,载梁神洊等十二人,盖鼎祚《文纪》以此集为终,神洊等时代未详,故统附於此。合观所录,虽牴牾罅漏,卷卷有之。然上起古初,下穷八代,旁搜博采,薈合成编,使唐以前之文章源委相承,粲然可考,斯实艺苑之大观,其功亦不为过掩矣。
(案:《千顷堂书目》,载鼎祚所编尚有《三国文纪》、《东晋文纪》、《后陈文纪》,《三国》、《东晋》,今未见其本,姑从阙如;《后陈》并不知为何代,疑传写有讹,今亦未见其本。故置之不论焉。)
《国朝练音集》·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王辅铭编。辅铭既辑补翟校《练音集》,复采本朝诗人之作,编为此集。所收自官师
《宋四名家诗》·(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周之鳞、柴升同编。之鳞字雪苍,海宁人。升字锦川,仁和人。是编选苏轼、黄庭坚、范成
《唐诗鼓吹笺注》·十卷(通行本)金元好问编。国朝钱朝鼒、王俊臣注。王清臣、陆贻典笺。朝鼒字次鼎,俊臣字子籥,清臣字子清,
《秉忠定议集》·二卷(内府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嘉靖十年,都御史宋沧巡抚四川,平真州剧盗周天星等。时同官於蜀者作为凯歌、
《汉魏诗乘》·二十卷(通行本)明梅鼎祚编。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其所辑汉、魏六朝之诗,名《八代诗乘》,六朝诗多所删削
《粤西诗载》·二十五卷、《粤西文载》·七十五卷、附《粤西丛载》·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汪森编。森字晋贤,桐乡人。休
《二南遗音》·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绍攽编。绍攽有《周易详说》,已著录。是编所录皆国朝关中人诗。自孙枝蔚以下共一百
《古文汇编》·二百三十六卷(内府藏本)明陈仁锡编。以经、史、子、集分部,然所配多不当理,如《水经》属地理,当列之史。《太
《古括遗芳》·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南山郑宣撰。不著时代,亦无序跋。考书中所录,止於明天顺中,则明人也。其书裒辑处
《新安文献志》·一百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程敏政撰。是书於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凡有关於新安者,悉采录之。六十卷以前为甲
《古乐苑》·五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编,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於
《古今濡削选章》·四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李国祥编。国祥字休徵,南昌人。天启中官开封府同知。是书选录四六书启,以官制
《评注八代文宗》·八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明袁黄编。黄有《皇都水利》,已著录。是编取《文选》中之近於举业者,掇拾成书。有全
《磁人诗》·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杨方晃编。方晃有《孔子年谱》,已著录。是集皆录磁州之诗。自唐迄本朝作者八十馀人,得
《六朝声偶删补》·七卷(内府藏本)明邵一儒编。一儒字仲鲁,海阳人。是书成於万历庚申之九月。时廷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
《南滁会景编》·十二卷(内府藏本)明赵廷瑞编。林烴又增以十景图。自宋至明,篇什略备。廷瑞,开州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兵部
《天籁集》·二卷(庶吉士戴震家藏本)明释无相编。无相始末未详。是集成於万历己酉,所录皆宋以前不工文者之诗。如《易水歌》、
《晋安风雅》·十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徐熥编。熥有《幔亭诗集》,已著录。是编辑福州一府之诗。其曰晋安者,福州在晋时为晋
《古文奇赏》·二十二卷、《续奇赏》·三十四卷、《三续奇赏》·二十六卷、《明文奇赏》·四十卷(通行本)明陈仁锡编。仁锡有《
《文选纂注》·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凤翼撰。凤翼有《梦占类考》,已著录。是书杂采诸家诠释《文选》之说,故曰纂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