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溥编。溥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已著录。自冯惟讷辑《诗纪》,而汉、魏、六朝之诗汇於一编;自梅鼎祚辑《文纪》,而汉、魏、六朝之文,汇於一编;自张燮辑七十二家集,而汉、魏六朝之遗集,汇於一编。溥以《张氏书》为根柢而取冯氏、梅氏书中其人著作稍多者,排比而附益之,以成是集。卷帙既繁,不免务得贪多,失於限断,编录亦往往无法,考证亦往往未明。有本系“经说”而入之集者,如董仲舒集录《春秋阴阳》、刘向、刘歆集录《洪范五行传》之类是也。有本系“史类”而入之集者,如褚少孙集全录《补史记》、荀悦集全录《汉纪论》之类是也。有本系“子书”而入之集者,如诸葛亮集录《心书》,萧子云集录《净住子》是也。有牴牾显然而不辨者,如张衡集录《周天大象赋》,称魏武黄星之类是也。有是非疑似而臆断者,如《陈琳传》中有袁绍使掌书记一语,遂以《三国志注》“绍册乌桓单于文”录之琳集是也。有伪妄无稽而滥收者,如东方朔集录《真仙通鉴》所载《与友人书》及《十洲记序》之类是也。有移甲入乙而不觉者,如庾信集录杨炯文二篇之类是也,有采摭未尽者,如束晳集所录《饼赋》,寥寥数语,不知祝穆《事文类聚》所载尚多之类是也。有割裂失次者,如锺会集《成侯命妇传》,《三国志注》截载两处,遂分其首尾名为一篇之类是也。有可以成集而遗之者,如枚乘《七发》、《忘忧馆柳赋》、《谏吴王书》,及《玉台新咏》所载古诗可成一卷;左思《三都赋》、《白鬓赋》、《髑髅赋》,及《文选》所载《咏史诗》,亦可成一卷;而摈落不载之类是也。然州分部居,以文隶人,以人隶代,使唐以前作者遗篇,一一略见其梗概,虽因人成事,要不可谓之无功也。明之末年,中原云扰,而江以南文社乃极盛。其最著者,艾南英倡“豫章社”,衍归有光等之说而畅其流;陈子龙倡“几社”,承王世贞等之说而涤其滥;溥与张采倡“复社”,声气蔓衍,几遍天下。然不甚争学派,亦不甚争文柄,故著作皆不甚多。溥所撰述,惟删定《名臣奏议》及此编为巨帙,《名臣奏议》,去取未能尽允;此编则元元本本,足资检核。溥之遗书,固应以此为最矣。
《才调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蜀韦縠编。縠仕王建为监察御史,其里贯事迹皆未详。是集,每卷录诗一百首,共一千首。《自序
《岭南五朝诗选》·三十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国朝黄登编。登宇俊升,号积菴,番禺人。是编分为二帙。第一帙二十卷,皆载诗之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内府藏本)案:唐显庆中,李善受曹宪《文选》之学,为之作注。至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复集衢州常
《嵩少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郑太原编。太原,潞安人。官登封县知县。初,嘉靖中浑源刘思温尝辑少林寺题咏碑刻为《少林
《续垂棘编·三集》十卷、《四集》·九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范鄗鼎编。鄗鼎有《理学备考》,已著录。初,鄗鼎父芸茂,当明末
《唐音》·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元杨士宏编。士宏字伯谦,襄城人。是书成於至正四年,虞集为之《序》。凡《始音》一卷,《正
《明文范》·六十六卷(通行本)明张时彻编。时彻有《善行录》,已著录。是集成於隆庆己巳,录明洪武至嘉靖之文凡四百四十二家。
《古文雅正》·十四卷(兵部尚书蔡新家藏本)国朝蔡世远编。世远有《二希堂集》,已著录。是集选录自汉至元之文凡二百三十六篇。
《陈文纪》·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南朝六代,至陈而终,文章亦至陈而极敝。其时能自成家者,诗惟阴铿、张正见;文
《宋遗民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矣。此本所
《滕王阁集》·十卷(内府藏本)明董遵编。遵始末未详。是编成於正德中,辑滕王阁由唐至明之诗文。是阁自王勃、韩愈以后,为世所
《兴善寺历代名贤留题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释净溥编。兴善寺在嘉兴府治东南秦溪之上。是书上卷载诗,下卷载碑记。内
《苏门六君子文粹》·七十卷(原任工部侍郎李友棠家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卷首凡例称,或传为陈亮所辑。然亮辑欧阳《文粹序》,
《清江二家诗》·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熊逵编。逵,清江人。是编选录孙伟、敖英二人之诗。伟字朝望,号鹭沙,弘治壬
《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内府藏本)宋楼昉撰。昉字旸叔,号迂斋,鄞县人,绍熙四年进士,历官守兴化军,卒追赠直龙图阁。是集乃
《国雅》·二十卷、《续国雅》·四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顾起纶编。起纶有《句漏集》,已著录。是编选明诸家之诗,上起洪武,
《文苑英华》·一千卷(御史刘锡嘏家藏本)宋太平兴国七年,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奉敕编,续又命苏易简、王祐等参修。至雍熙
《元四家诗》·二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毛晋编。晋有《毛诗陆疏广要》,已著录。是编凡虞集诗八卷,杨载诗八卷,范梈诗七卷
《名笔私抄》·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曾佩编。佩字元山,临川人。嘉靖辛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其按闽时搜罗各
《搜玉小集》·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郑樵《通志》已载之,则其来旧矣。旧目题凡三十七人,诗六十三首;此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