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四朝诗》·三百一十二卷
康熙四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庶子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凡宋诗七十八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二十五卷,作者三百二十一人。元诗八十一卷,作者一千一百九十七人。明诗一百二十八卷,作者三千四百人。每代之前,各详叙作者之爵里。其诗则首帝制,次四言,次乐府歌行,次古体,次律诗,次绝句,次六言,次杂言。以体分编。唐诗至五代而衰,至宋初而未振。王禹偁初学白居易,如古文之有柳穆,明而未融;杨亿等倡西昆体,流布一时。欧阳修、梅尧臣始变旧格,苏轼、黄庭坚益出新意,宋诗於时为极盛。南渡以后,《击壤集》一派参错并行,迁流至於四灵、江湖二派,遂弊极而不复焉。金人奄有中原,故诗格多沿元祐,迨其末造,国运与宋同衰,诗道乃较宋为独盛。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诗》曰:“邺下曹刘气侭豪,江东诸谢韵尤高。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侬得锦袍。”岂虚语乎!有元一代,作者云兴,虞、杨、范、揭以下,指不胜屈。而末叶争趋绮丽,乃类小词。杨维桢负其才气,破崖岸而为之,风气一新,然讫不能返诸古也。明诗总杂,门户多岐,约而论之,高启诸人为极盛。洪熙、宣德以后,体参台阁,风雅渐微。李东阳稍稍振之,而北地、信阳已崛起与争,诗体遂变。后再变而公安,三变而竟陵,淫哇竞作,明祚遂终。大抵四朝各有其盛衰,其作者亦互有长短。而七百馀年之中,著作浩繁,虽博识通儒,亦无从遍观遗集。至於澄汰沙砾,披检精英,合四朝而为一巨帙,势更有所不能矣。我国家稽古右文,石渠天禄之藏,既逾前代;我圣祖仁皇帝游心风雅,典学维勤,乙览之馀,咸无遗照。用能别裁得失,勒著鸿编,非惟四朝作者,得睿鉴而表章。即读者沿波以得奇,於诗家正变源流,亦一一识其门径。圣人之嘉惠儒林者,宁浅鲜欤?
《唐诗广选》·七卷(内府藏本)明凌宏宪编。宏宪始末未详。初,李攀龙撰《诗删》,王世贞序之。后坊间割其中所录唐诗刊行,别题
《唐四家诗》·八卷(内府藏本)国朝汪立名编。立名有《钟鼎字源》,已著录。是编合刻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四家之诗。
《古论元箸》·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傅振商编。振商有《杜诗分类》,已著录。是编乃万历壬子振商巡按直隶时所刊。杂采战国至
《三台文献录》·二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李时渐编。时渐字伯鸿,号磐石,寿光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是编
《明文在》·一百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薛熙编。熙有《练阅火器阵记》,已著录。是书仿《昭明文选》体例,於诸体之中各以类从
《甬上耆旧诗》·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胡文学编。其传则李邺嗣作也。文学有《疏稿》,邺嗣有《杲堂文钞》,俱已著录。辑
《唐氏三先生集》·二十八卷、《附录》·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程敏政编。凡唐元筠《轩集》诗八卷,文五卷;唐桂芳《白云集》
《越望亭诗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鹤编。鹤有《海樵山人集》,已著录。越望亭在绍兴府城卧龙山巅,前对秦望。初名望海
《少林古今录》·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思温撰。思温,浑源人。嘉靖中官登封县知县。少林寺在嵩山之麓,相传为达摩
《雅音会编》·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康麟编。麟字文瑞,广东顺德人。天顺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是书以平声三十韵为纲,以诸诗案韵
《集古文英》·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顾祖武编。祖武字尔绳,号纑塘,无锡人。是书裒集古文赋表奏疏之类。其师钱锺义序曰:“
《钜文》·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明屠隆撰。是集杂选经传及古文词,分宏放、悲壮、奇古、闲适、庄严、绮丽六门,仅八十
《荆南倡和集》·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周砥、马治同撰。砥字履道,无锡人;治字孝常,宜兴人。《明史·文苑传》,并附载《陶
《草堂雅集》·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顾瑛编。瑛早擅文章。又爱通宾客,四方名士,无不延致於“玉山草堂”者,因仿段成式《
《风雅逸篇》·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杨慎编。是编采录古来有韵之文,上起古初,下迄战国末。又附载有篇目而无其辞者,自
《韩文杜律》·二卷(内府藏本)明郭正域编。正域有《批点考工记》,已著录。是编选录韩愈文一卷,杜甫七言律诗一卷,各为之评点
《元诗体要》·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宋绪编。绪字公传,以字行,馀姚人。成祖时预修《永乐大典》时,同邑被徵者五人,及书
《宋名臣献寿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也
《宋百家诗存》·二十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曹庭栋编。廷栋有《易准》,已著录。初,吴之振辑《宋诗钞》,虽盛行於世,然阙
《闽南唐雅》·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徐编。费道用、杨德周等补之。德周序言之甚明,而卷首题名乃称道用辑、德周订,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