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钞》·一百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吴之振编。之振有《黄叶村庄》诗集,已著录。是编以宋诗选本丛杂,因蒐罗遗集,其得百家。其本无专集及有集而所选不满五首者,皆不录。每集之首,系以小传,略如元好问《中州集》例。而品评考证,其文加详。盖明季诗派,最为芜杂,其初厌太仓、历下之剽袭,一变而趋清新。其继又厌公安、竟陵之纤佻,一变而趋真朴。故国初诸家,颇以出入宋诗,矫钩棘涂饰之弊。之振是选,即成於是时。以其人自为集,故甫刊一帙,即摹印行世。所传之本,往往多寡不同。此本首录无书者,尚有刘弇、邓肃、黄榦、魏了翁、方逢辰、宋伯仁、冯时行、岳珂、严羽、裘万顷、谢枋得、吕定、郑思肖、王柏、葛长庚、朱淑真十六家。盖剞劂未竣,故竟无完帙也。近时曹廷栋病其未备,因又有《宋人百家诗存》之刻,以补其阙,皆之振之所未录。然之振於遗集散佚之馀,创意蒐罗,使学者得见两宋诗人之崖略,不可谓之无功。与廷栋之书互相补苴,相辅而行,固未可偏废其一矣。
《唐诗叩弹集》·十二卷、《续集》·三卷(内府藏本)国朝杜诏、杜庭珠同编。诏有《云川阁诗集》,已著录。庭珠,秀水人,尚书臻
《鄱阳五家集》·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史简编。简字文令,鄱阳人。是编辑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凡五家。一曰《芳洲
《文选音义》·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余萧客撰。萧客有《古经解钩沉》、《采掇旧诂》,最为详核,已别著录。此书则罅漏丛生
《西园遗稿》·(无卷数,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汪茂槐编。茂槐字廷植,绩溪人。以岁贡授宜阳主簿。是编一曰《康范诗集》,宋汪晫撰
《三忠文选》·十六卷(内府藏本)明胡接辉编。接辉字笃父,庐陵人。官监察御史。是编成於崇祯丁丑,选录宋胡铨、周必大、文天祥
《中原文献》·二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焦竑编。竑有《易筌》,已著录。是书分经集六卷,史集六卷,子集七卷,文集四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溥编。溥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已著录。自冯惟讷辑《诗纪》,而汉
《二戴小简》·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所载一曰《赘言录》,明戴豪撰。一曰《筠溪集》,戴颙撰。豪字师
《三华集》·十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无锡钱子正及弟子义、侄仲益合刻诗也。子正《绿苔轩集》六卷,前有王达《序》;子义《种
《续三体唐诗》·八卷(内府藏本)国朝高士奇编。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录。士奇尝校注周弼三体唐诗,因复辑此编。弼书以
《吴兴绝唱集》·四卷、《续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邱吉编。吉字大祐,湖州人。是编成於正德末,皆录其乡元、明两代之诗
《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黄宗羲编。宗羲有《易学象数论》,已著录。宗羲於康熙乙卯以前,尝选《明文案》
《柴氏四隐集》·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之诗文也。望有《丙丁龟监》,已著录。随亨字瞻屺,登
《古黄遗迹集》·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卢濬编。濬,天台人。成化丁未进士,弘治中官黄州府知府。是编辑黄州古迹题咏,大旨以
《御定四朝诗》·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庶子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凡宋诗七十八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
《同文馆唱和诗》·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邓忠臣等撰。同文馆本以待高丽使人,时忠臣等同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
《荆南倡和集》·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周砥、马治同撰。砥字履道,无锡人;治字孝常,宜兴人。《明史·文苑传》,并附载《陶
《滕王阁集》·十三卷、《滕王阁续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蔡士英编。士英字伯彦,奉天人,官漕运总督。顺治十四年
《金华诗粹》·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阮元声编。元声有《南诏野史》,已著录。此书辑自梁迄明婺人所作诗二百五十四家。自
《宋十五家诗选》·十六卷(内府藏本)国朝陈訏编。訏有《句股引蒙》,已著录。十五家者,梅尧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