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校定玉台新咏》·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冯舒所校,其犹子武所刊也。舒有《诗纪匡谬》,已著录。徐陵《玉台新咏》,久无善本,明人所刻,多以意增窜,全失其真。后赵宧光得宋嘉定乙亥永嘉陈玉父刊本翻雕,世乃复见原书。舒此本即据嘉定本为主,而以诸本参核之,较诸本为善。如序中“投壶玉女为欢尽於百娇”,据《神异经》及《西京杂记》改为“百骁”之类,皆确有依据,不为窜乱。然如苏武诗一首,宋刻本无标题,与《文选》同,舒乃据俗本题曰《留别妻》。徐幹《室思诗》六章,有宋孝武帝拟作及《艺文类聚》所引可证,乃据俗本改为《杂诗》五首、《室思》一首。《塘上行》据李善《文选注》本有四说,宋刻所题盖据《歌录》第二说,乃据《宋书》不确之说,改为魏武,移於文帝之前。石崇《王明君词序》,其“造新曲”句有李善《文选注》、刘履《文选补遗》可证,乃据俗本改为“新造”。杨方《合欢诗》五首有《艺文类聚》及《乐府诗集》可证,乃据《诗纪》改为《合欢诗》二首、《杂诗》三首。梁简文帝“率尔为咏”,为字本读去声,乃误读平声,遂据俗本改为“成咏”。王筠《和吴主簿诗》“青骹逐黄口”句,有《西京赋》可证。乃臆改为“青鹘。”皆未免失考。至於张衡《同声歌》之“恐慄若探汤”句,宋刻误“慄”为“瞟”;又“思为莞蒻席”句,宋刻误“莞”为“菀”,苏伯玉《盘中诗》有《沧浪诗话》可证,宋刻误连入傅元诗中。汉成帝时童谣“燕燕尾涎涎”句,有旧本《汉书》可证,宋刻误为“尾殿殿”,皆讹舛显然,而曲为回护,又往往失之拘泥。今赵氏翻雕宋本流传尚广,此刻虽胜俗刻,终不能及原本。故仅附存其目焉。
《增注唐策》·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明正德丁丑新安汪灿《序》,惟言旧刊《唐策》,不知谁集,考书中魏徵
《三诗合编》·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光岳编。光岳字硕庐,上高人。雍正甲辰进士,官金华县知县。是编合刻其乡吴学诗、黄
《金华文略》·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国朝王崇炳编。崇炳有《金华徵献略》,已著录。是编录金华一郡之文。始自汉尚书杨
《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内府藏本)宋彭叔夏撰。叔夏,庐陵人,自署曰乡贡进士,其始末未详。《江西通志》亦但列其名於《绍熙壬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六十卷(通行本)明周珽编。珽字无瑕,海宁人。初,其曾祖敬,辑《唐诗选脉》一书,刊未竟而毁於倭变。珽
《昭明文选越裁》·十一卷(内府藏本)国朝洪若皋编。若皋有《南沙文集》,已著录。是编取《昭明文选》重为删定,复捃拾诸家之注
《词海遗珠》·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劳堪编。堪字道亭,江西德化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此书杂采金石文字以及诗
《冯氏校定玉台新咏》·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冯舒所校,其犹子武所刊也。舒有《诗纪匡谬》,已著录。徐陵《玉台新咏》
《三体唐诗》·六卷(内府藏本)宋周弼编。弼有《汶阳端平诗隽》,已著录。是编乃所选唐诗,其曰三体者,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乾隆三年御定。明茅坤尝取韩、柳、欧、苏、曾、王之文,以编唐宋八家文钞,国朝储欣增李翱、孙樵为十
《南园后五子诗集》·二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文藻等编。明顺德欧大任、梁有誉,从化黎民表,南海吴旦,番禺李时行五人
《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黄宗羲编。宗羲有《易学象数论》,已著录。宗羲於康熙乙卯以前,尝选《明文案》
《古论大观》·四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继儒编。前有自序,称“往者坊刻论脍,皆门生辈裒集成之。就中某一论为士大夫
《青溪诗集》·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徐楚编,李高续辑。楚号青溪,淳安人。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高字抑中,云南人,官至严州
《二家宫词》·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毛晋编。凡宋徽宗皇帝三百首,宁宗杨皇后五十首。徽宗卷末有帝姬长公主《跋》,称自建中
《四家诗选》·四卷(内府藏本)明傅振商编。是集选顾起元、焦竑、郭正域、叶向高四人之诗,人各一卷,盖崇祯元年为南京兵部侍郎
《雅音会编》·十二卷(内府藏本)明康麟编。麟字文瑞,广东顺德人。天顺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是书以平声三十韵为纲,以诸诗案韵
《窦氏联珠集》·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唐西江褚藏言所辑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之诗,人为一卷,每卷各有《小序
《蔡氏九贤全书》·九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蔡鹍编。鹍,元定十五世孙也。自元定之父发,及元定之子渊、沆、沈,孙模、格、杭、
《高氏三宴诗集》·三卷、附《香山九老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唐高正臣编。所载皆同人会宴之诗,以一会为一卷,各冠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