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选》·六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旧本题明刘节编。节有《春秋列传》,已著录,是书以补《文选》之遗。前有王廷相、吕柟二序,皆称八十二卷。而此本实六十卷。卷末有晋江陈蕙跋,称“节旧本所录凡千七百九十六篇,其中讹字逸简杂出,又文义之甚悖而俚者间在焉。乃以视鹾之暇,与杨郡守王子松,教授林璧,训导曾辰、李世用,共校雠增损之,刻置淮扬书院。删去二百七十四篇,增入三十篇”云云。则此本为蕙等重编,非节之旧矣。萧统妙解文理,撷历代之菁华,以成一集。虽以杜甫文章凌跋百代,犹有熟精《文选》理之句,其推重讵出漫然。此可知当时去取别裁,具有深意。徐陵与统同时,所撰《玉台新咏》,颇采《文选》所遗,刘克庄已有皆统弃馀之诮。则操笔继作,何可易言。节不度德量力,乃有是集。蕙等又谬种流传,如涂涂附。田艺蘅《留青日札》尝摘其张协诸人诗与《文选》复收,及阮嗣宗碑诸篇误改姓名之类,不一而足。今更校之,如其凡例以《焦仲卿妻诗》为俚俗,斥而不录。又《亢仓子》本唐王士元所撰,实非古书,而题曰周亢仓楚,特称其君道、政道等四篇为高古,所见已为甚浅。其编次亦仿《文选》分类,而颠舛百出。如《文选》陆机《文赋》无类可归,故别立论文一门。此书乃以荀卿《礼》、《智》二赋及扬雄《太玄赋》当之。其为学步,宁止寿陵馀子耶!曹植《蝉赋》、傅咸《萤赋》入之鸟兽,而傅亮《金灯草赋》不入草木,谢朓《游后园赋》不入游览,陆云《南征赋》不入纪行;陶潜《桃花源诗》入咏史,《史记·礼书》班固《律历志》入杂文,皆不可理解。又《胡姬年十五》一篇,本梁刘琨作,郭茂倩《乐府诗集》可考。而沿《文翰类选》之误,以为晋刘琨。庄忌本汉人,而误以为梁人;柏梁诗本联句,而注曰六首;徐乐上书本无标题,而名曰《论土崩瓦解书》;《左传》“吕相绝秦”本为口语,而名曰《绝秦书》;《史记》自序中“下大夫壶遂”云云,本文中之一段,而删除前后,名曰《答壶问》,隔数卷后又出太史公自序一篇;《文心雕龙·序志篇》本其第五十篇,而改名曰《文心雕龙序》。至於诸葛亮《黄陵庙记》之类,以赝文窜入,更无论矣。
《西湖八社诗帖》·(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嘉靖壬戌,闽人祝时泰游於杭州,与其友结诗社西湖上,凡会吟者八:曰紫
《梁文纪》·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梅鼎祚编。是集,采梁一代之文,多取之《梁书》、《南史》及诸家文集,故所录不甚繁碎,
《寒山蔓草》·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赵宧光编。宧光有《说文长笺》,已著录。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宧光饶於财,卜筑城西
《唐诗鼓吹笺注》·十卷(通行本)金元好问编。国朝钱朝鼒、王俊臣注。王清臣、陆贻典笺。朝鼒字次鼎,俊臣字子籥,清臣字子清,
《联句私抄》·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毛纪编。纪有《密勿稿》,已著录。是集前有引一篇,称昔在翰林,与僚友及诸司善鸣者会晤
《宋四名家诗》·(无卷数,内府藏本)国朝周之鳞、柴升同编。之鳞字雪苍,海宁人。升字锦川,仁和人。是编选苏轼、黄庭坚、范成
《大全赋会》·五十卷(永乐大典本)不著编辑者名氏。皆南宋程试之文。案宋礼部科举条例,凡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其官韵八字,
《唐宋元名表》·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胡松编。松有《滁州志》,已著录,《明史》松本传称,松幼嗜学,尝辑古名臣章奏,今
《全蜀艺文志》·六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周复俊编。复俊有《东吴名贤记》,已著录。初,宋庆元中四川安抚使袁说友,属知云
《残本光岳英华》·十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许中丽编。中丽爵里未详。朱彝尊《明诗综》称明初操选政者有许中丽云云,
《文选纂注》·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张凤翼撰。凤翼有《梦占类考》,已著录。是书杂采诸家诠释《文选》之说,故曰纂注。然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乾隆三年御定。明茅坤尝取韩、柳、欧、苏、曾、王之文,以编唐宋八家文钞,国朝储欣增李翱、孙樵为十
《宋艺圃集》·二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李蓘编。蓘有《黄谷琐谈》,已著录。是集,选录宋人之诗,殚力蒐罗,凡十三载,至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内府藏本)案:唐显庆中,李善受曹宪《文选》之学,为之作注。至开元六年,工部侍郎吕延祚,复集衢州常
《明伦初集》·五卷、《续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郑文炳编。文炳字慕斯,莆田人。是书取历朝文之有关五伦者,分类辑之
《古文精藻》·二卷(内府藏本)国朝李光地编。光地为兵部侍郎时,提督顺天学政。选录此集,以诲乡曲诸生,不求尽古文之变也。
《古文关键》·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吕祖谦编。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凡六十馀篇,各标举其
《同文馆唱和诗》·十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邓忠臣等撰。同文馆本以待高丽使人,时忠臣等同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
《古虞文录》·二卷、《文章表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杨仪撰。是书采古人著作之关於常熟者,裒为一帙。凡文一卷
《灵洞山房集》·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赵志皋编。志皋有《内阁奏疏稿》,已著录。灵洞山在兰溪东南十五里,为金华山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