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旨决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熊过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载《陈束传》中,称过及陈束、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任瀚、李开先、吕高为“嘉靖八才子”,然过研思经训,实不止以文章名。是书据过《自序》,初名《易象旨》,后遂加《决录》之名。案《三辅决录》,名始赵岐,而命名之义,古无传说。以意推之,盖定本之谓也。《自序》又称“初闻闽人蔡清善为《易》,购得其书,惟开陈宗义,不及象,於是稍记疑者为赘言。辛丑谪入滇,晤杨慎,劝成此书。”盖初读宋《易》,觉不合,乃去而为汉《易》,故其说以象为主。考《左传》韩起适鲁,见《易象》、《春秋》,古人既以象名,知象为《易》之本旨。故《系辞传》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王弼以下变而谈理,陈抟以下变而言数,所谓各明一义者也。后人并而一之,概称象数。於是喜为杳冥之说者并而扫之,乃讳言象数。明人之《易》,言数者入道家,言理者入释氏,职是故矣。过作此书,虽未能全复汉学,而义必考古,实胜支离恍惚之谈。其据旧说以证今文者,凡证字一百有一,证音三十有八,证句二十有六,证脱字七十有九,证衍文三十,证当移置者三十有二,证旧以不误为误者三。所据之书,如郭京之伪托旧本、吴澄之妄改古经者,概用引援,不免轻信。又如《坤卦小象》,但知《魏志》之作“初六履霜”,不知《后汉书》之实作“履霜坚冰”,亦间有未审。然皆据前文,非由臆撰。又但注某字据某书,当作某,亦不敢擅更一字,犹属谨严。在明人《易》说之中,固卓然翘楚矣。
《大易理数观察》·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如日撰。如日字洞彝,号荷轩,莲花厅人。是编成於乾隆丁巳。大抵掇拾图书之陈言
《周易铁笛子》·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耿橘撰。橘字庭怀,献县人。万历甲午举人。官至监察御史。是书每卦画六爻而系爻辞於画
《周易小疏》·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虞楷撰。楷字孝思,号蓼园,里籍未详。书无序跋,亦不知作於何时。中述《周易折中》
《了翁易说》·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陈瓘撰。瓘字莹中,了翁其自号也。延平人。元丰二年进士甲科。建中靖国初为右司谏,尝
《周易举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唐郭京撰”。京不知何许人。《崇文总目》称其官为苏州司户参军。据《自序》言“御
《杨氏易传》·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杨简撰。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进士。官至宝谟阁学士,大中大夫。事迹具《宋史
《周易翼简捷解》·十六卷、附《群经辅易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陈际泰撰。是编谓《河图》、《洛书》体用相为附丽,表里
《易学参说》·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冯昌临撰。昌临字与肩,嘉兴人。是书分内、外二编。内编为说六篇,自《先天八卦图》以
《易汉学》·八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惠栋撰。是编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以见大凡。凡《孟长卿易》二卷,《虞仲
《读易私言》·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许衡撰。衡字平仲,河内人。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谥文正。事迹具《元史》本传
《易经衷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英撰。英字敦复,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端。是书专释六十四
《汉上易集传》·十一卷、《卦图》·三卷、《丛说》·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朱震撰。震字子发,荆门军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
《易用》·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陈祖念撰。祖念字修甫,连江人。陈第子也。第所著《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发明引证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康熙二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易》为四圣所递传,则四圣之道法、治法具在於是。故其大旨在即阴阳往
《易经增注》·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明张镜心撰。镜心字用晦,磁州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是编用注疏之本,随文阐发
《易会》·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邹德溥撰。德溥字汝光,安福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明史·儒林传》附见其祖
《易史象解》·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林允昌撰。允昌字为磐,号素庵,晋江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案朱彝尊《经义考
《易象约言》(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鼐撰。鼐字大年,无锡人。乾隆丙辰进士,官工部主事。是书诠释文句,颇为简明。惟
《周易稗疏》·四卷、附《考异》·一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夫之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前明举人。是编乃其读《易
《周易义丛》·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叶良佩撰。良佩字敬之,台州太平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是编用王弼本,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