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明辨》·八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徐师曾撰。师曾有《古文周易演义》,已著录。是编凡纲领一卷,诗文六十一卷,目录六卷,附录十四卷,附录目录二卷。盖取明初吴讷之《文章辨体》而损益之。讷书内编仅分体五十四,外编仅分体五。前代文格,约略已备,师曾欲以繁富胜之,乃广正集之目为一百有一,广附录之目为二十有六。首以古歌谣词,皆汉以前作,真伪不辨。而以李贺一诗参其间,岂东京而后,只此一诗追古耶?次四言诗,以分章者为正体,以不分章者为变体。次楚辞,分古赋之祖、文赋之祖、摹拟楚辞三例。次赋,分古赋、俳赋、文赋、律赋四例,又有正体而间出於俳,变体流於文赋之渐二变例。次乐府,全窃郭茂倩书而稍益以《宋史·乐志》,其不选者亦附存其目。次诗,取《文选》门类稍增之,所录止於晚唐,宋以后无一字。次诏诰诸文,皆分古体、俗体二例。次为书表诸表,则古体之外添唐体、宋体。碑则正体、变体之外又增一别体。甚至墓志以铭之字数分体。其馀亦莫不忽分忽合,忽彼忽此。或标类於题前,或标类於题下,千条万绪,无复体例可求。所谓治丝而棼者欤?
《尺牍新语》·二十四卷(内府藏本)国朝徐士俊、汪淇同编。士俊字野君,淇字瞻漪,并钱塘人。是编刻於康熙癸卯,采明末国初诸家
《同时尚论录》·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蔡士顺编。士顺,苏州人。由国子监生官福建按察司照磨。此录成於崇祯丁丑,所辑皆东
《唐诗品汇》·九十卷、《拾遗》·十卷(编修郑际唐家藏本)明高棅编。棅有《啸台集》,已著录。宋之末年“江西”一派与“四灵”
《三体唐诗》·六卷(内府藏本)宋周弼编。弼有《汶阳端平诗隽》,已著录。是编乃所选唐诗,其曰三体者,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
《二家诗选》·二卷(内府藏本)国朝王士祯删录明徐祯卿、高叔嗣二人诗也。明自弘治以迄嘉靖,前后七子,轨范略同。惟祯卿、叔嗣
《御定全金诗》·七十四卷康熙五十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宋自南渡以后,议论多而事功少,道学盛而文章衰。中原文献,实并入於金。
《残本诸儒奥论策学统宗》·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谭金孙编。金孙字叔金,号存理,自称古云人。不知古云为何地也。是编杂选
《文选音义》·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余萧客撰。萧客有《古经解钩沉》、《采掇旧诂》,最为详核,已别著录。此书则罅漏丛生
《皇华集》·二卷、《续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翰林院修撰唐皋、兵科给事中史道,於正德十六年以颁世宗即位诏奉使朝鲜,
《荆溪外纪》·二十五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沈敕编。敕字克寅,宜兴人。是编辑录其邑艺文人物,上起汉,下迄明。凡诗十一卷,词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一百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魏齐贤、叶棻同编。齐贤字仲贤,自署钜鹿人。棻字子实,自署南阳人。考宋
《古文奇赏》·二十二卷、《续奇赏》·三十四卷、《三续奇赏》·二十六卷、《明文奇赏》·四十卷(通行本)明陈仁锡编。仁锡有《
《骊珠随录》·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杨仪编。仪有《螭头密语》,已著录。是书杂录诸文,自序谓皆取不盛传於世者。然如《阴
《唐御览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一名《唐歌诗》,一名《选进集》,一名《元和御览》,唐令狐楚编。楚字谷士,宜州华原人,
《燕山八景图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永乐十二年左春坊、左中允、吉水、邹缉等倡和之作也。燕山八景,始见於金《明昌遗事
《唐诗叩弹集》·十二卷、《续集》·三卷(内府藏本)国朝杜诏、杜庭珠同编。诏有《云川阁诗集》,已著录。庭珠,秀水人,尚书臻
《义门郑氏奕叶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郑尔垣编。尔垣既续郑昺之书为七卷,又编次遗文得十五种。曰元郑大和《贞和集》
《磁人诗》·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杨方晃编。方晃有《孔子年谱》,已著录。是集皆录磁州之诗。自唐迄本朝作者八十馀人,得
《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溥编。溥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已著录。自冯惟讷辑《诗纪》,而汉
《灵洞山房集》·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赵志皋编。志皋有《内阁奏疏稿》,已著录。灵洞山在兰溪东南十五里,为金华山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