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缘起》·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旧本题梁任昉撰。考《隋书·经籍志》载任昉《文章始》一卷,称有录无书。是其书在隋已亡。《唐书·艺文志》载任昉《文章始》一卷,注曰张绩补。绩不知何许人。然在唐已补其亡,则唐无是书可知矣。宋人修《太平御览》,所引书一千六百九十种,挚虞《文章流别》、李充《翰林论》之类,无不备收,亦无此名。今检其所列,引据颇疏。如以表与让表分为二类,骚与反骚别立两体;《挽歌》云起缪袭,不知薤露之在前;《玉篇》云起凡将,不知苍颉之更古。崔骃达旨,即扬雄《解嘲》之类,而别立旨之一名;崔瑗《草书势》,乃论草书之笔势,而强标势之一目。皆不足据为典要。至於谢恩曰章,《文心雕龙》载有明释,乃直以谢恩两字为文章之名。尤属未协,疑为依托,并书末洪适一跋亦疑从《盘洲集》中钞入。然王得臣为嘉祐中人,而所作《麈史》有曰:“梁任昉集秦、汉以来文章名之始,目曰文章缘起。自诗、赋、离骚至於势、约,凡八十五题,可谓博矣。既载相如《喻蜀》,不录扬雄《剧秦美新》;录《解嘲》而不收韩非《说杂》;取刘向《列女传》而遗陈寿《三国志评》。又曰:“任昉以三言诗起晋夏侯湛,唐刘存以为始‘鹭于飞,醉言归’;任以颂起汉之王褒,刘以始於周公时迈;任以檄起汉陈琳檄曹操,刘以始於张仪檄楚;任以碑起於汉惠帝作四皓碑,刘以管子谓无怀氏封太山刻石纪功为碑;任以铭起於秦始皇登会稽山,刘以为蔡邕铭论黄帝有巾几之铭”云云。所说一一与此本合,知北宋已有此本,其殆张绩所补,后人误以为昉本书欤?明陈懋仁尝为之注,国朝方熊更附益之。凡编中题注字者,皆懋仁语。题补注字者,皆熊所加。其注每条之下,蔓衍论文,多捃拾挚虞、李充、刘勰之言,而益以王世贞《艺苑卮言》之类,未为精要。於本书间有考证,而失於纠驳者尚多。议论亦往往纰缪。如谓枚乘《七发》源於孟子、庄子之七篇,殊为附会。又谓乡约之类当仿王褒僮约为之,庶不失古意。不知僮约乃俳谐游戏之作,其文全载《太平御览》中。岂可以为乡约之式,尤为乖舛。以原本所有,姑附存之云尔。
《彦周诗话》·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许顗撰。顗,襄邑人,彦周其字也。始末无可考。书中有“宣和癸卯予游嵩山”之语,下距建
《荆溪林下偶谈》·四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以所载“文字好骂”一条,知其姓吴。书中推重叶適,不一而足。姚士粦跋谓以《
《渔洋诗话》·三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其论诗之语散见於所著《池北偶谈》诸书中,未
《榕城诗话》·三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杭世骏撰。世骏有《续方言》,已著录。是编乃雍正壬子世骏以举人充福建同考官所
《南溪诗话》·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其本出明三原王恕家。前有恕子承裕序,称南溪为录诗话者之别号,逸
《诗人玉屑》·二十卷(内府藏本)宋魏庆之撰。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建安人。是编前有淳祐甲辰黄昇序,(案昇字原本作易,盖偶从
《诗品》·三卷(内府藏本)梁锺嵘撰。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人。与兄岏弟屿,并好学有名。齐永明中为国子生。王俭举本州秀才,起家
《文通》·三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朱荃宰撰。荃宰字咸一,黄冈人。所著有文、诗、乐、词、曲五编,并以通名,见於自序。而
《诗文轨范》·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徐骏撰。骏常熟人。其书杂采古人论文之语,率皆习见。所载诏诰表奏诸式,尤未免近俗。
《楚范》·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张之象撰。之象有《太史史例》,已著录。是编割裂《楚词》之文,分标格目,以为拟作
《诗辨坻》·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国朝毛先舒撰。先舒有《声韵丛说》,已著录。是编评历代之诗。首为总论,次为经,次为逸,
《容斋四六丛谈》·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洪迈撰。亦於《容斋五笔》中掇其论四六之言别为一卷,疑与《容斋诗话》为一
《玉壶诗话》·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释文莹撰。考《宋史·艺文志》,载《玉壶清话》十卷,今其书犹存,已著於录。或
《诗脍》·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陈云式撰。云式字定之,钱塘人。是书凡分二十四类,皆杂采诸家诗话为之,而讳其出处。漫无持
《四六话》·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王铚撰,铚有《侍儿小名录补遗》,已著录。其书皆评论宋人表启之文。六代及唐,词虽骈偶,
《韵语阳秋》·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葛立方撰。立方有《归愚集》,已著录。是编杂评诸家之诗,不甚论句格工拙,而多论意旨
《原诗》·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叶燮撰。燮有《江南星野辨》,已著录。是编乃其论诗之语。分内篇、外篇,又各分上、下。其
《乐府古题要解》·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唐吴兢撰。兢有《贞观政要》,已著录。考《崇文总目》载《古乐府古题要解》共十
《优古堂诗话》·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吴幵撰。幵字正仲,滁州人。绍圣丁丑,中宏词科。靖康中,官翰林承旨。与耿南仲力主割
《说诗乐趣》·二十卷、附《偶咏草续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伍涵芬撰。涵芬有《读书乐趣》,已著录。此书皆采摭前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