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自考》为俞益谟的主要著作,全书共十二卷,其中卷一至卷三为"题奏条议",卷四为"咨呈移会",卷五为"檄行文告",卷六至卷七为"启集",卷八为"尺牍统集",卷九为"尺牍",卷十为"传记引集",卷十一为"序祝祭文集",卷十二为"诗词对联"。此次校勘校勘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四十六年(1707)馀庆堂刻本(简称刻本)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抄本(简称抄本)为参校本,参考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藏清抄本、《办苗纪略》、(康熙)《朔方广武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中卫县志》、(道光)《续修中卫县志》等文献完成。
%序
俞益谟及其《青铜自考》(代序)
整理凡例
《青铜自考》叙
青铜自考卷之一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二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三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四 咨呈移会附补遗
青铜自考卷之五 檄行文告附补遗
青铜自考卷之六 启集
迎贺 复贺 祝寿
青铜自考卷之七 启集
元旦启集 复元旦 端阳启集 复端阳
中秋启集 复中秋 冬至反集 复冬至
杂启
青铜自考卷之八 尺牍统集
青铜自考卷之九 尺牍附补遗
公务尺牍集 谢候赠答集 规箴慰候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 传记引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一 序祝祭文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二 诗词对联
强□诗集 对联汇绿
跋
参考文献
後记
俞益谟,字嘉言,号澹庵,别号青铜。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
★ 32开精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十二吏部九十六《处分例-举首诗文书札》载,乾隆四十四年(1779),皇帝论:“据李湖奏武陵县生员邓大廷呈缴前任湖广提督俞益谟刊刻《青铜自考》一书请销毁査办”
★《青铜自考》乃俞氏主要著作,所録大半系其为官三十余载之公文私牍,少半系抒情寄兴之诗词文咏
★卷一至卷三为题奏条议,卷一29篇,卷二30篇,卷三36篇;卷四为咨呈移会,43篇;卷五为檄行文告,55篇;卷六至卷七为启集,卷六135篇,卷七144篇;卷八至卷九为尺牍,卷八147篇,卷九142篇;卷十为传记引集,30篇;卷十一为序祝祭文集,43篇;卷十二为诗词对联,325首(幅)
★《青铜自考》是俞氏为官一生之实録,系研究其人冣为丰富翔实之资料,据此可确认其仕宦经历、官品人品、成败优劣、性情作风等,同时对于研究清代的政治、军事特别是硏究康煕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态度等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青铜自考》共十二卷,其中卷一至卷三为“题奏条议”,卷四为“咨呈移会”,卷五为“檄行文告”,卷六至卷七为“启集”,卷八为“尺牍统集”,卷九为“尺牍”,卷十为“传记引集”,卷十一为“序祝祭文集”,卷十二为“诗词对联”。此次校勘校勘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四十六年(1707)馀庆堂刻本(简称刻本)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抄本(简称抄本)为参校本,参考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藏清抄本、《办苗纪略》、(康熙)《朔方广武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中卫县志》、(道光)《续修中卫县志》等文献完成。
《青铜自考》是研究俞益谟的*直接*重要的材料,同时对于研究清代的政治、军事特别是硏究康煕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态度等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例如在研究清康熙年间土司田舜年案时,《青铜自考》就有很多史料;在研究孙思克时,俞益谟的文章就有很多资料可用。《青铜自考》中也有一些知识性的短文,比如《粤产四种药物小引》、《汉寿亭侯辩》、《苗源》等都具有史料和考据价值。《青铜自考》一书中的文学作品水平很高:政论文语言犀利逻辑性强;分析透辟;散文语言质朴,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诗歌文采斐然,意境深远,耐人咀嚼。俞益谟文学类的作品在宁夏的方志中引用广泛,诸如《广武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中卫县志》(道光)《续修中卫县志》等都有著録。这些诗文以及俞益谟本人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青铜自考》一书是在俞益谟本人在世时就已经刊刻发行的所以内容都是*原始*真实的。对于校正后来的《广武志》、(干隆)《宁夏府志》、(乾隆)《中卫县志》等史料中关于俞益谟本人基本情况和诗文收録情况都很有用。
综上所论,俞益谟的著述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名武将,能写出如此多的作品,实属不易,俞长策称其为“一代名将,千古文人真可谓名副其实。
序
俞益谟及其《青铜自考》(代序)
整理凡例
《青铜自考》叙
青铜自考卷之一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二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三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四 咨呈移会附补遗
青铜自考卷之五 檄行文告附补遗
青铜自考卷之六 启集
迎贺 复贺 祝寿
青铜自考卷之七 启集
元旦启集 复元旦 端阳启集 复端阳
中秋启集 复中秋 冬至反集 复冬至
杂启
青铜自考卷之八 尺牍统集
青铜自考卷之九 尺牍附补遗
公务尺牍集 谢候赠答集 规箴慰候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 传记引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一 序祝祭文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二 诗词对联
强□诗集 对联汇绿
跋
参考文献
後记
俞益谟,字嘉言,号澹庵,别号青铜。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
《哈佛中国史5》内容简介:《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五卷。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别出心裁,从气候这一环境史角度
中国史读本 内容简介 一、本书共分六编:**编总说,第二编上古史,第三编中古史,第四编近古史,第五编近世史,第六编现代史。适合初级中学分科教学之用。二、历史应当...
葡萄牙人在印度 本书特色 《新编剑桥印度史:葡萄牙人在印度》以客观的数据和可查证的多方史实,分析研究了葡萄牙人从15世纪到达印度后,双方相互的影响和作用。内容包...
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口号是“在全世界促进人类福祉”,这种改变世界的热情令人敬佩,但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洛克菲勒基金会遇到
吐火罗史研究-(增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研究、探讨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南缘和中亚地区吐火罗人的历史活动,即上述地区的吐火罗民族发展史。通过考察历史上吐火罗人...
「崛起的中國會往何處去?」乾隆之後中國和世界互動的這250年,已給出答案。顛覆中國近現代史,隆重問世。英國《衛報》2012年度最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内容简介:《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
海上的风笛声:凯尔特人的爱尔兰 公元400-1200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爱尔兰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历史上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当时政治、宗教、社会和自...
苏联的外宾商店:为了工业化所需的黄金 本书特色 深入历史看苏联成败 世界上**个五年计划中的隐秘情节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和大饥荒的多重打击,如何筹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
历史的盛宴-II 本书特色本书是当事人记忆或者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一个时代的片段,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内容记述了从庚子之变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反应了晚...
《艾森豪威尔将军战争回忆录》原名《远征欧洲》,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撰写的关于第二次世
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 本书特色 《选举社会 : 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是何怀宏教授关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研究的力作。作者尝试性地提出了“选举社会”的...
《贺葆真日记》内容简介:《贺葆真日记》,卷内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四岁,从清末持续到民国时期共三
《智能风控》内容简介:本书基于Python讲解了信用风险管理和评分卡建模,用漫画的风格,从风险业务、统计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模型3个
世界文明史:伏尔泰时代:The age of Voltaire 本书特色 《伏尔泰时代》是18世纪一出生动的史剧。 伏尔泰多姿多彩的一生是“一个世纪...
两宋十六帝-历史绝对不简单 本书特色 宋朝是一个经济富饶、文化繁荣的时代。回首两宋十六帝的传奇人生,感受宋朝皇宫中的雄浑质朴之风、智谋天下之术。宋璐璐所著的《两...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内容简介:它有着黝黑丑陋的外表,它是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生物高度浓缩后的遗迹,它用燃烧所得的一切
本书是《中国历史文选》上册的第三版。它是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历史专业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典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
《潇水讲三国2:剑指天下》内容简介:著名历史作家、通俗讲史开创者潇水作品 罗振宇、熊逸等名家推荐 “潇水讲三国”听书稿、《三国
悬案之谜-全彩插图版 本书特色 每个悬案都凝结着一段未解之谜,千年的沧桑岁月留给后世不尽的传奇故事。未解之谜系列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中所包含的难解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