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忆往

百岁忆往

作者:周有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2-11-01

评分:5分

ISBN:9787108042279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百岁忆往 内容简介

《百岁忆往》是107岁的智者周有光先生*新的回忆录。他检点平生,只留下这薄薄小册,却似吉光片羽。世纪老人既见证世纪,也为时代立楷模。当今社会,有一点浮躁,有一点虚妄,也有一点纸醉金迷。而人生阅历资深的周有光仍认真地过着正直、温情、理性、乐观、好玩的生活,着实稀罕,着实幸福,着实让我辈倾慕!

百岁忆往 本书特色

周有光,不只是有学问,年龄奇特,据我所知,此老品德尤其高尚,不随世俗,不迷上,不迷信,敢说公道话,值得历史记载,值得敬仰学习。 ——杜导正 (新闻出版署原署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 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已107岁了,他经历了晚清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1949年后的新中国时期,遍历大风大浪,被称为“四朝元老”,至今仍头脑清晰,是受到世人普遍尊崇的“智慧老人”。 他与张允和的传奇爱情,被传为美谈。 他对许多历史人物——蔡元培、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爱因斯坦、老舍、罗常培、马寅初、林汉达、溥仪等的回忆,或者有趣,或者苦涩,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作为中国一百多年历史的见证人,他还在书中对影响了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运动——天平天国、戊戌政变、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战、“文革”作了评价,并且展望了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百岁忆往》按时间顺序,以**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周有光107年的主要经历,并回顾留在他记忆中的那些亲人和师友。
作为中国一百多年历史的见证人,他还在书中对影响了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运动--太平天国、戊戌政变、义和团、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战、“文革”作了评价,并且展望了中国和世界的未来。

百岁忆往 目录

生于晚清
曾祖父、祖父
青果巷
我的父亲
母亲影响我乐观
姐姐
小时候的教育
长毛的故事
小学
中学
中学老师
五四运动是全国性的
蔡元培
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胡适
吕叔湘
圣约翰大学
学文科
《不列颠百科全书》
看报有门道
法语老师带狗上课
圣约翰的校友们
“离校事件”
光华大学
徐志摩
孟宪承
语文左翼运动
忧郁症
恋爱
幸福靠自己
沈从文
去日本读书
救国会
农本局
左倾幼稚病
人穷则呼天
女儿小和
失落了的欢欣
新华银行
读书按比例
爱因斯坦
往来好朋友
漫游世界
在香港
回到上海
我们这一代青年
在上海
马寅初
《经济周报》
拉丁化运动
改行搞“文改”
逃过 “反右”
文改会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改革概论》
我的家庭
下放宁夏
看守高粱地
大雁粪雨
干校归来
粮票
溥仪
张充和与傅汉思
张元和与顾传玠
国际标准化组织
研究“正词法”
《中国大百科全书》
《新陋室铭》
无编码输入法
两访新加坡
离开办公室
恬静的晚年
沈从文与张兆和
残酷的自然规律
太平天国
戊戌政变
义和团
传教士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抗战时期,青年左倾
“文革” 世界的未来
历史人物
“双文化”
周有光著作单行本目录
后记

百岁忆往 节选

《五四运动是全国性的》
五四运动,人家都以为是北京搞的,不是全国性的。我在小地方,常州是个小地方。我们那儿都搞五四运动。
“五四”时候,我们年纪小,老师领导我们搞五四运动。老师引导我们反对帝国主义。一人拿一个旗子,上面写上“同仇敌忾”的字样。
我到茶馆里去演讲。个子矮,看不见我的人。有个客人就把我抱到桌子上,整个茶馆都轰动了。
《坏的时代能做好事》
晚清下来是军阀时代。后来是国民党、共产党。*自由的是军阀时代。
军阀时代做了很多好事情。军阀怎么会做好事情呢?
那时候是民主制度,国会里面有很多党派。军阀不懂教育,请蔡元培做教育部长,做了很多好事情。
注音字母就是军阀时代提出来的。
军阀不垄断整个政府。文化部门、教育部门让进步的人来做。所以做出好事情。因此,*坏的时代做了很多好事情。
《看守高梁地》
五七干校在宁夏平罗的远郊区种了一大片高梁,快到收割的时候了。我和林汉达两人奉命看守高粱。林汉达原来是教育部副部长,年龄比我大。他七十多岁,我六十多岁。
我们两人得到的命令是:要不停地到处去走,不让人来偷。不允许我们站着不动,也不让我们坐下,更不能躺下。我们两人还有分工,要一人在北面,一人在南面,分头巡视,不允许聚在一起。
一连看守三天后,没有一个人影。十几里路以外都没有人家,没有人来偷,也没有什么人管我们两个。所以,第四天,我们就聚在一起,还躺下来聊天。
我们聊的是语文大众化的问题,聊得很开心。他问我:“未亡人”、“遗孀”、“寡妇”,哪一种说法好?
我开玩笑:“大人物的寡妇叫遗孀,小人物的遗孀叫寡妇。”
他大笑起来!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问一位扫盲学员:什么叫“遗孀”?学员回答:是一种雪花膏,白玉霜、蝶霜、遗孀。
他就问:这个“孀”字为什么有“女”字旁?学员说:女人用的东西嘛!
林汉达笑着补充:普通词典里没有“遗孀”这个词,可是报纸上偏要用它。
我问:“你查过词典了吗?”
他肯定地告诉我:“查过,好几种词典都没有。”(多年后才加入。)他提倡语文大众化的认真态度,很令人钦佩!
我们都认为,语文大众化要“三化”:通俗化、口语化、规范化。
我们聊了很多,很尽兴。傍晚了,我们走回去。林汉达边走边说:“教育,不只是把现在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更重要的是启发青年,独立思考!”
《溥仪》
我在政协的时间特别长。那时候政协很简单。内部只有三个组:一个叫教育组,我是副组长。一个叫文化组。一个叫科技组。
溥仪做政协委员很晚,是一步一步解放的。后来就到政协编辑组工作。再后来变成政协委员。
我起初不认得溥仪。有一次看表演。那个表演时间比较长,演了一半就休息几分钟。大家都去喝水呀什么的。休息的时候,见很多人看一个人。
我就问,你们看什么人呀?有人告诉我,看溥仪呢!
我一看,不就是我座位旁边的那个人吗。我不认得他。
那次可能是溥仪**次公开露面。我带了一个小的望远镜。我看完了就放在桌子上,他就借,我再看,又放在桌子上,他又借。他借了很多次。别人就跟我开玩笑,如果你知道他是皇帝,你应该奉献他。
后来我们就熟了,觉得溥仪还是很平易近人的。溥仪做皇帝一直是被动的。他这个皇帝比普通人自由还少。
红卫兵曾经找溥仪。他问,找谁?他们说,找宣统皇帝。
溥仪说:“宣统皇帝已经死了!”红卫兵问:“你是什么呀?”
“我是溥仪。”
红卫兵弄不懂。不知道宣统与溥仪的关系。
后来知道了。要抓溥仪。溥仪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毛主席给的,你们不能抓第二次毛主席给我的生命。”红卫兵就没有抓他。

百岁忆往 作者简介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1923-1927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1928-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该组织经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
担任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语文专著2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1989年离休。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