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

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

作者:查庆,雷晓鹏 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12-01

评分:5分

ISBN:9787561463345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 内容简介

宋代是道教审美文化的高潮时代,查庆编著的《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从道教美学思潮的总体发展趋势、道教文学和艺术异彩纷呈的道教审美实践成果、宋人的道教审美人格理想三个向度,对宋代道教审美文化进行全景式的审视和扫描,力求对宋代丰富的道教审美文化有一个整体把握,对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的丰富表现、根本特质、在传统审美文化中的地位进行较为全面的把握和研究。

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 本书特色

宋代是道教审美文化的高潮时代,查庆编著的《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从道教美学思潮的总体发展趋势、道教文学和艺术异彩纷呈的道教审美实践成果、宋人的道教审美人格理想三个向度,对宋代道教审美文化进行全景式的审视和扫描,力求对宋代丰富的道教审美文化有一个整体把握,对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的丰富表现、根本特质、在传统审美文化中的地位进行较为全面的把握和研究。

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 目录


绪论 道教文学与艺术的高潮时代
一、宋代文化的地位和特征
二、道教的时代特点
三、宋代崇道的社会氛围及宋人的道教审美实践活动
四、宋代审关文化的道教底蕴
五、审美文化、道教审美文化、道教文学与艺术
**章 两宋道教美学思想主潮
**节 王玄览的道教美学思想
一、道在境智中间
二、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
三、任之取自在,是则为正行
第二节 白玉蟾的道教美学思想
一、真快活:道教审美人格和审美高峰体验论
二、其心之乐而乐乎山者:道教山林美学论
三、即心是道:道教审美心胸和审美人生论
第三节 净明道的美学思想
一、忠、孝的审美人格论
二、净、明的审美心胸论
三、正、诚的审美人生论
第二章 道教诗词
**节 概说
第二节 内丹诗词(附:修道诗词)
一、看破红尘,劝人修道
二、我命在我,仙可学致
三、大药在我,莫向外求
四、阴阳和合,九转丹成
五、无物无我,神通逍遥
第三节 游仙诗词(附:步虚词)
第四节 宫观和题赠诗词(附:咏仙诗词唱道诗词)
一、道境诗词
二、道事诗词
三、道人诗词
第五节 咒语诗
第六节 颂德祝寿诗词
第七节 道情
第八节 文人道教诗词和道人道教诗词
第三章 两宋道赋(附:道教散文)
一、赋陈道教玄理
二、赋叙道教宫观景致或人物
第四章 两宋道教青词
**节 斋醮盛行与青词创作的高潮
第二节 青词所涉及的道教法事内容
一、祈求某种自然现象的发生或不发生
二、祈求某种活动的成功或顺利
三、某种纯粹的祈福或者解祸
四、祭祀某种神灵、先人或某种节日
五、志喜青词
第三节 青词的宗教美学规范和科仪规范补论
第五章 两宋道教小说
**节 两宋道教小说发展
第二节 收入《道藏》的两篇宋代道教小说
一、《江淮异人录》
二、《梅仙观记》
第六章 两宋道教书画
一、两宋道教书画的概况
二、两宋道教书画及其审美思想
第七章 两宋道教建筑
一、两宋道教建筑概况
二、两宋道教建筑的特点
三、两宋道教建筑的关学思想
第八章 两宋道教造像
一、两宋道教造像概述
二、两宋道教造像及其特色
三、两宋道教造像的美学思想
第九章 两宋道教音乐
一、两宋道教音乐概况
二、两宋道教音乐的成就
三、两宋道教音乐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第十章 两宋道教舞蹈
一、道教舞蹈概述
二、两宋道教舞蹈的美学思想

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 节选

文化上的兴盛,同时是审美文化的兴盛。宋代是多种审美艺术,包括诗词赋作、书法、绘画、话本(小说)、戏曲、舞蹈、园林建筑等,都取得重要成就的一个时代。与唐代审美文化相比较,宋代审美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唐代也是我国审美文化发展史上的高峰时期。总体上讲,唐代的文学艺术表现出一种雄壮豪迈、气象万千、金戈铁马的强者景象,而宋代的文学和艺术审美风格却显得闲适淡雅、宁静飘逸、绵软细腻。如果说唐代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展现出了一种朝气蓬勃、恣肆汪洋的青年气象,那么宋代则展现出一种历经沧桑后闲庭信步的中年气象。这种中年气象背后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转型和时代风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传统儒、释、道共同表现出的一种倾向。儒、道是我国本土文化资源,早期既对立又互补。汉末,佛教传人中国,道教初兴,由是,儒、释、道三教并立,并在冲突中融合发展。于宋之时,儒、释、道的交流合一趋势明显,常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儒学的新形态——理学尽管排佛斥道,其思想体系却凭借释、道的思想资源而得以发展。另外,释、道欲在世俗社会站稳脚跟,更是不得不从儒学那里吸取思想和营养。三教在不断的冲突与融会中,其本身不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吸取养分.而且逐渐趋于一致,汇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浩浩长河,共同掀开了崭新的时代风潮。唐宋之际,三教共同体现出了向内、尚心转向的趋势。佛学禅宗标举“明心见性”、磨炼心性;道学“重玄”立宗,“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其修炼方式由侧重于外炼金丹逐渐转向于以内丹为几近不二法门。儒家理学大谈性命,标举“正心诚意”。这一变化,使得宋代社会文化在感性形态上整体呈现出更加细腻绵软、内敛尚意等时代特征。正如缪钺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较之唐人,宋人之心态复杂深刻而不单纯浪漫,散弱而不雄强,向内收敛而不向外扩发,善深微而不善广阔……如大江之水,堵而为湖,由动而变为静,由浑灏而变为清澄,由惊涛汹涌而变为绿波容与。”①……

宋代道教审美文化研究:两宋道教文学与艺术 作者简介

查庆,男,1972年生于成都,哲学博士,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讲师,四川大学道教养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宗教学、行政管理学,先后在《宗教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青年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等各级科研I页目近十项。雷晓鹏,男,1977年生于川北毕业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先后在《四川大学学报》、《安徽大学学报》、《中国道教》、《弘道》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承担或参与了教育部青年项目、四川省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课题、成都市科技计划I页目等各级科研项目其成果曾获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