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名为李香兰》一书,是李香兰在《日本经济新闻(早刊)》上连载的专栏文章结集,也是这位传奇女性的自传(非合著)首次在中国出版。我偶然间被身披“战争时代”这件外衣的命运所操纵,人生中的每条道路都由不得自己选择。待到察觉时,我已被夹在相互争阋的母国中国和祖国日本中间,拼斗的火花溅满全身。
…… 若将历史视作个体人生的总和,那么本书或许便可称为我眼中的昭和历史的一个侧面。
你听过张学友的同名歌曲,却不知道她是谁。她是川岛芳子的密友;张爱玲眼中的“精灵”;《夜来香》的原唱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美丽的女人。传奇女子李香兰自传,首度引进国内,揭开一段尘封往事。生在中国、成名在中国,却有着日本血统,曾因此差点被判汉奸罪处死。半生在中国,半生在日本,充满矛盾而戏剧化的一生。
加米拉
“日本妈妈,我当爸爸了。”
从哈萨克斯坦打来电话的瓦利德·哈马德如是说。我听闻那孩子成了工程师,并已在黎巴嫩结婚,却未料到他竞有了小孩。瓦利德说会将小宝宝的相片寄给我,想必十分可爱。
听着话筒里令人怀念的声音,我的记忆早已飞向那片遍布热沙和战争的土地——中东。
一九七。年(昭和四十五年)九月,莉拉.哈立德等PFLP(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成员接连制造了四起劫机事件。我当时正在富士电视台“WideShow”节目——《三点钟的你》担任周四、周五的主持人,惊闻这一消息,急忙开始就中东问题展开采访。
我以帮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弥补因对峙而产生的罅隙为由,又借助日本电视台的名义,才总算实现了与莉拉的单独会面。那是我首次踏足形势紧张的中东。
一九七二年(昭和四十七年)五月,奥平刚士等日本人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的卢德国际机场,制造了扫射事件,我到现场做了采访。翌年,我又前往贝鲁特,采访了藏身于当地的日本赤军首领重信房子。如此算算,我已作为记者三次踏足这片土地。不经意问,我已同PFLP的干部变得熟稔起来,更被其中的作家卡纳法尼等人唤作“加米拉”(阿拉伯语,意为美丽)。
传奇女子李香兰:前半生无奈后半生悔过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萨苏“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我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现年89岁的李香兰在晚年写下了这样饱含忏悔之意的话。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李香兰都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女子——张学友的一曲《李香兰》,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这个名字;2007年,东京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李香兰》播映时,在日本引起轰动;十几年来,日本著名的四季剧团将音乐剧《李香兰》作为保留节目,在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地常演不衰……李香兰何许人也?她究竟是命运离奇的弱女子,还是文化汉奸?是美艳动人的歌坛明星,还是日本间谍?为了解真实的李香兰,近日,笔者采访了三宅清子女士(现居日本伊丹市梅木,已年过九旬)。她与李香兰一样,出生于满铁公司职员家庭,就读于同一所小学。她眼中的李香兰,有着更为真实的性情。李香兰的命运,其实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中日之间的历史宿怨。让我死在中国和日本的枪弹下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生于沈阳。她虽是纯粹的日本人,却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她的父亲,是个亲华派日本人,在满铁任高级职员,后因亲华受到拘留,被撤销职务。13岁那年,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时任沈阳银行总裁的李际春为养父,从此有了个好听的中国名字:李香兰。同年,李香兰患了肺病。为恢复肺部健康,她开始跟随一位白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学习声乐。一次,李香兰登台为老师的个人演唱会做暖场表演,一亮相,便被奉天广播电台相中。当时的日本,在满洲推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怀柔政策,急需李香兰这样通晓中日两国语言、长相漂亮、歌声甜美的偶像。日本当局认定,有着日本血统的李香兰不可能背叛日本,而要培养一个中国女演员,就说不准了。最后,满铁公司大员甘粕正彦亲自上门“邀请”,原本不赞成女儿为满洲背景的奉天广播电台工作的山口也不敢拒绝。三宅清子回忆说,小学毕业后,李香兰以潘淑华为名到北平求学,自己则转到大连上中学,二人此后再没见面,直到战败后回到日本。在北平,李香兰凭借娴熟的中文与天籁般的歌声,结交了不少中国朋友。这一阶段,日本占领东三省,中国人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不久,日军入侵热河,中国军队穿着草鞋从南方开来,奋勇抵抗,李香兰的中国同学也纷纷参加到抗日运动中去。聚会中,同学们义愤填膺地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情,有人问李香兰:“如果日本人发动侵略战争,你打算做什么?”李香兰想了想,面容从忧戚、难过、痛苦转为坚决,她站起来:“我希望站到北平的城墙上去,死在中国和日本双方的枪弹之下。”当时的李香兰,不过是一名十几岁的中学女生,能说出这样的话,不禁让人感受到她的早熟和处于那个时代的无奈。
7年红透半边天1937年,李香兰毕业回到东北。同年,满铁出资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株式会社(后简称满映),17岁的李香兰加入其中,由此开始了自己长达7年的演员生涯。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其后,她又出演了《支那之夜》、《白兰之歌》等电影。这些影片大多讲述中国姑娘爱上日本男子的故事,李香兰在片中形象艳丽、性格温柔,很符合日本男人对中国女人的完美设定,很受日本人欢迎,却因奴化意识太强,完全不能被中国人接受。到1942年,李香兰已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李香兰还演唱了一系列中国歌曲。《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歌都传唱一时。她被推上前台,并迅速家喻户晓。其中《夜来香》最为大家熟知,这首歌是百代唱片公司特邀作曲家黎锦光,参考中国民间小调为她谱写的。1945年,她在上海因演唱这首歌,还受到传讯。她说:“他们怀疑我唱这首歌是期望中国(重庆)政府回来。”
李香兰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同时,她也为自己曾出演“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深感内疚。1944年,她断然退出满映,客居上海。作为日本政府一手打造的“亲善”偶像,李香兰的爱情也受到格外关注。三宅清子女士回忆,李香兰曾与日本满洲开拓团的调查员高木敬一相恋。高木也是满铁子弟,因亲华被定性为“危险分子”。他比李香兰大几岁,二人从小就交往甚密,李香兰走红后,他们不得不在日本军方的强硬干预下断绝往来。李香兰的前半生,几乎都在中国度过,只是在满映从艺期间回过几次日本。第一次“回国”,是在1938年,李香兰以“满洲国”女演员的身份乘船到日本“访问”。经过日本海关时,一位水上警察官将她叫到一边严加训斥。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的李香兰非常惶恐,许久才弄明白,警察官见她手持日本护照,认为她身为“上等”日本国民,却甘心穿着“下等”中国旗袍,这侮辱了日本国民。这让了解中国文化、心地单纯的李香兰极为震惊,她这才意识到,中日间的矛盾与隔阂,已经如此深刻。警察官坚持要李香兰立刻脱掉旗袍,换上和服。最后还是满映负责人员赶来,说明李香兰实际是为宣传日本在中国“亲善”的演员后,此事才得以作罢。这件事对李香兰刺激很深。她曾在自传中感叹:“日本人对亚洲其他民族的优越感和不平等,是多么露骨啊,真是一个令人厌恶的民族。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日本在中国失败了,中国人会不会给日本人同样的侮辱呢?”
用一生来悔过抗日战争结束后,李香兰被当作“文化汉奸”遭到起诉。然而,她日本人的身份使罪名无法成立,加上其从艺期间并未参与政界活动,法官于是当庭宣判她无罪。这立刻引来旁听席上中国民众的一片哗然:对李香兰扮演的一系列美化和谄媚日本人的银幕形象,他们深恶痛绝,纷纷要求重审。这时,被告席上的李香兰唱起了自己的歌。她一边唱一边流泪,并一再向旁听的群众鞠躬致歉。唱到最后,法庭上的中国人无不感动落泪。庭议结果,李香兰被无罪释放。这件事,同日本著名女谍川岛芳子最终被认定为是中国人金璧辉,并以汉奸罪枪决,都成为当时的大新闻——说日语,用日本名字的原来是中国人;说中文,用中国名字的却是日本人。1946年,李香兰被遣送回国。据说,直至船只起航,她都一直躲在卫生间里。回国后,她再度活跃于歌坛、影坛,也曾到香港拍过影片、灌制唱片。1958年,李香兰嫁给外交官大鹰弘,以大鹰淑子的名字继续各种活动,并成功参政,做到参议员。对中国人民宽恕的恩情,她始终不曾遗忘。在此后的生涯里,她坚持不变地表达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厌恶,并切实为中日友好做了不少工作。1972年,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握手,中日关系有望恢复正常化的那一刻,李香兰以泪洗面:“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一天!”2005年,她发表长文,劝诫日本首相不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那会深深伤害中国人的心”……13岁出道,17岁走红,23岁攀上事业巅峰,26岁黯然回国……前半生,李香兰没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后半生,她生命的主题就是悔过。就像她自己说的:“一个被时代、被一种虚妄的政策愚弄的人,如果噩梦醒来后,能有机会对当时的行为反思,或加以解释说明,也是幸福的。”
我们希望,耄耋之年的她,已找到自己心灵真正的安宁。
李香兰(1920 年2 月12日-),本名山口淑子,生于中国奉天(今沈阳)近郊的北烟台,祖籍日本佐贺县,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演员,代表作《夜来香》曾被传唱大江南北。1906年其父远渡重洋来到中国。1933年被李际春收为义女,改名为李香兰。日本战败后,李香兰被控“汉奸罪”判死刑,因户口簿证明其日本人身份,被无罪释放,于次年四月回到日本。
在日本继续其演艺事业,并于1950 年应邀前往好莱坞和纽约学习舞台演技,与卓别林成为朋友。1974年参加参议院竞选,此后一直活跃于政界,并多次访华,为改善中日关系而奔走。《此生名为李香兰》一书,是李香兰在《日本经济新闻(早刊)》上连载的专栏文章结集,也是这位传奇女性的自传(非合著)首次在中国出版。
名人传 本书特色 1903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深感其时欧洲文化气息的沉闷与衰败,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们的气息”,他开始用文字谱写气势磅礴的生命交响曲:《贝多...
茨威格传 本书特色 “先生的力量”系列丛书记述大师的人生事迹,评点他们的精彩瞬间。《茨威格传》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自传体回忆录,回忆了...
马克斯.韦伯传 目录 译者前言作者卷首语导读:玛丽安妮·韦伯及其圈子1 祖先2 父母与少年时代3 学生生活与服兵役4 崭露头角5 家庭生活与个人发展6 结婚7 ...
康泽自述-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一国民党党卫军魁首 本书特色 蒋介石曾经有两个宠臣,一个是戴笠,另一个就是康泽,在国民党内,戴笠和康泽被称为“康戴二公”,这一称呼因...
《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内容简介:纪念川端逝世50周年,国内第—部引进版川端康成权威传记 真实展现诺奖得主、日本文坛巨匠的自我
大清权臣李鸿章 本书特色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饱受争议。他历经四代帝王,参与签订了数十条有辱国家的条约,被弹劾八百多次,却从未被扳倒,稳居权力中枢四十载,可谓是名...
《我这一生》主要内容: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我曾问过
于凤至传-真爱无声 本书特色 她的人生是一部血泪史。从富家千金到少帅夫人,从癌症患者到生命重生,从一无所有到商界富豪,她创造着一个不屈女子的人生与财富奇迹。只是...
大智周恩来 内容简介 周恩来堪称20世纪中国历史舞台上*伟大的人物之一,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能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且应付裕如。他是斗士,又是调和者;是君子,又是大...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内容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
HereisTHEbookrecountingthelifeandtimesofoneofthemostrespectedmenintheworld,Warre...
彭德怀传 内容简介 彭德怀(1898—1974)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共湘鄂赣边...
《波诺谈波诺》是作为U2乐队旗手的波诺与著名摇滚文化记者、作家米奇卡·阿塞亚斯历时两年的对谈之作。去年在英国推出后,迄今已
《无故事不营销》内容简介:讲故事能让别人记住你。这使得企业能够具备人才雇用方面的优势,也能够帮助销售人员取得优秀的业绩并提
开国领袖毛泽东 目录 上卷**篇第二篇第三篇下卷第四篇第五篇尾声主要参考书目开国领袖毛泽东 节选 《开国领袖毛泽东》内容简介: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开国领袖毛泽东 ...
《科技预见未来(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高度浓缩的科普读物,内容涵盖了量子信息技术、引力波、冷原子钟、超级高铁、智慧城
梁启超与饮冰室 内容简介 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坐落在原意大利租界,其建筑风格也是意大利的。说起租界,还得谈谈天津的历史。明永乐二年天津设卫筑城,至今已近六百年...
《指数基金投资至简》内容简介:投资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投入与回报往往也不成正相关关系。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朱元璋传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岳麓书社、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周读书系”遵循“必读、想读、好读”的原则,遴选经典作品★图书版本设计则遵循“轻、便”原则,让读...
玛丽·斯图亚特 本书特色 她拥有骄人的权力,却从来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出生六天以后,就被政治与利益一次次的交易,而当自身欲望一夕觉醒,悲剧的个性又使她像焰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