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蝶变

大行蝶变

作者:潘功胜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年:2012-3

评分:7.2

ISBN:978750496258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潘功胜,1963年出生,经济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兼任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指导专家。曾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办公室总经理、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成功组织了中国工商银行的重组上市及一系列海外收购兼并项目。

作品目录

前言
序曲 大行蝶变
第一篇 国有银行改革:危机中的历史抉择
第1章 尴尬的巨人与生存的挑战
第2章 改制路径与方式之争
第3章 颇具创意的财务重组
第二篇 战略引资:博弈与共赢
第4章 战略引资路上的外患:“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
第5章 战略引资途中的“内忧”:“贱卖论”与“威胁论”
第6章 引进“战投”:博弈中实现共赢
第7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理性分析金融危机中境外战投的撤退
第三篇 发行上市:创纪录的世纪招股
第8章 上市方案的艰难抉择
第9章 不容错过的IPO盛宴
第10章 世纪招股前的最后冲刺
第11章 充满创意的发行方式
第12章 环球路演中的投资故事
第13章 创纪录的世纪招股
第14章 在IPO中与媒体共成长
第四篇 战略并购:试水国际金融市场
第15章 中国大型银行战略并购的发展逻辑
第16章 入股南非标准银行:搭建中非金融之桥
第17章 兼并诚兴银行:发展壮大亚洲市场
第18章 海外并购路上美丽的陷阱
第19章 审慎探索综合化经营
尾声 从过去走向未来:路漫漫其修远
参考文献
· · · · · ·

作者简介

潘功胜,1963年出生,经济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秘书、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兼任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指导专家。曾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办公室总经理、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成功组织了中国工商银行的重组上市及一系列海外收购兼并项目。

精彩摘录

从信息披露的角度看,招股说明书是一份承载信息披露的法律文件,需要向中外投资者准确、完整地传递发行人业务实际经营状况的信息,否则会引致一定的法律风险。“三农”是一个多维度组合的概念,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概念融合了产业、区域、客户群体的维度,在对外信息披露时,农业银行并没有相应的会计或统计意义上的数据。用“三农金融业务”来概括农业银行县域分部业务的现实,投资者在理解上存在困难,信息披露不准确,可能会引起法律风险。从向投资者推介的角度看,也需要从正面向投资者传递农业银行的信息,讲述农业银行的投资故事。如果用“三农金融业务”这个概念,不利于投资者理解农业银行在县域地区从事的各种业务的优势和亮点,容易使投资者把农业银行与境外专注于农业信贷的银行归为相似的类别,给人以业务低端的印象,不利于提升农业银行的估值水平。根据上述角度的理解,各方提出了多种解释方案,主要包括:San-nongBanking(“三农”金融业务)、RuralandAgriculturalBanking(农业银行业务)、TownshipRelatedBanking(小城镇银行业务)、Non-Ur-banBanking(非城市业务)、CountyAreaBanking(县域银行业务)等。经过反复研究,从词汇的准确度和涵盖范围的角度考虑,“CountyArea”和“Sannong”成为最后的两个备选。最终,大家普遍认为采用县域也就是“CountyArea”更加准确,因为“Sannong”是一个全新的英文词汇,从未为海外所知,可能会带来很多理解上的困难,也容易因概念不清楚导致信息披露不实而招致法律风险。相比之下,在招股书中采用类似于“县域”和“CountyArea'”这样广泛接受的概念,有助于海外市场理解农业银行的业务…

——引自章节:前言


具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约30%是受到名级政府干预,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干预导致的;约30%是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所形成的;约10%是国内法律环境不到位、法制观念薄弱以及一些地区执法力度较弱所致;约有10%是政府通过关停并转部分企业进行产业(包括军工产业结构调整)所形成。总的来看,20%的不良贷款是大型商业银行自身信贷经营不善造成的。

——引自章节:前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