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至真文字,人间至亲情感”。这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博士撰写的回忆录,以“零距离的胞兄视野,向我们披露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从艰难的时世走来,登上了时代的思想巅峰。”作者与王小波既是手足兄弟,也是心性相通的知己,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原生态地描绘了一个落难的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们艰难却也不乏快乐的成长历程,作者和小波作为一对投契的兄弟,经历了自由不羁的童年与少年岁月,也经受了青春凶猛的年华。即使在最荒唐、无望的时代,他们也保持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高贵精神的追求。当然,也有着源于生命冲动的不羁与狂野,恶作剧、对武力的崇拜,饥饿年代的铤而走险及招致的惩罚与羞辱,在书中都有真实具体的呈现。可即使在最卑微无助的年代,身处蓬蒿之间,他们的生活中却没有失却书籍、诗歌、精神磨砺的陪伴,没放弃对丰富的精神与高贵灵魂的打造。王小波多年以后的成功,从少年时代即已打下了基础。他文学写作中许多精彩华章,在这本书中也都能够找到其源头。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关于兄弟情谊的书,也是关于一个知名艺术家心灵成长史的著作。王小平的同学、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评价本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文本,使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学史上这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有了更加丰满的认识。”作为王小波的妻子,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看了这部书稿后则感慨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王小波的往事记忆,而且是关于他们成长年代的一次认真的清理与真实无欺的交代,特别是关于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社会百态的种种细节的描述,诸如除四害、深耕密植、大炼钢铁、全民写诗、饥饿年代、反右、文革时期的文斗与武斗,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出国潮……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书中都有令人惊喜的存真保留,读之不仅大开眼界、感喟不已,且深具有趣味,更重要的是,这种出之真实经历的记述,无意中成就了一部民间版的当代中国史。
对于王小波生活中那些极具私密性的生活内容,本书也作了真实无欺的实话实说,他的爱情、婚姻、他的病故,都一一作了真实的披露。
如果将文字分为高级和平常,那么这本书无疑是可以列入高级文字之列。读之,能够感受到满足的快感,文字之间仿佛埋藏着兴奋剂。这种令人兴奋的元素是智慧,是思想,也是智慧与思想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一种优雅与睿智的语感。读之触目难忘。李银河女士阅读书稿后,对作者文笔之精美备极赞叹。王小波曾说: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姑且不论智力是否真的超出十倍,但观书中文字,即可知王氏家族成员强悍的智商与文化涵养的确令人诚服。作为哲学家的王小平,在本书中却操着地道的北京话,说着在北京和中国发生过的那些“夯事儿”,一种洞穿世事、人性后的释然与幽默感时时按捺不住地流露出来,这幽默是王小平式的,它不是俏皮,更不是无厘头,而是一种因为智慧饱满优越而自然溢出的因子。这幽默是以知识为底气的。从中依稀可以看出王氏兄弟之间隐秘的气质关联,喜欢王小波的读者,一定会从这些文字中嗅到某种熟悉的气息,得到满足与慰藉,并欣慰于在王小波那里戛然而止的文字作风,由于这本书的存在,而避免了失传的命运就,这实乃文字爱好者的一桩欣慰之事。
作为美国 图兰 大学的哲学博士,作者承袭着家族思辨传统的香火。本书的思辨穿越了现实,而进入了存在的层面,作者进行的思想透析是自然的、优雅的。书中关于生死、宿命的思考与分析,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慨。而这些对生死的思考,既来自于本书作者的哲学家的使命,也来自于现实的无奈遭际:在同一年里,他的两个优秀的弟弟王小波和王晨光博士接连离世。这锥心的打击不仅成为兄长王小平心中永远的痛楚,也成为家族成员不愿碰触的伤口。写出这一切,对于作者而言充满艰难。因此,这也是一本充满勇气的作品。
本书正式出版前,试读本已经引起主流媒体的强烈兴趣,并被一批书评人誉为“提前进入2012好书榜”的精品之作。
王小平,1949年生于山东济南。上山下乡期间在北京京西煤矿下井十年。1978年进入社科院研究生哲学系,1981年毕业。1991年于美国图兰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居美国。
我们陷入精神上的惶恐,没日没夜地想这些事情,很羡慕那些头脑一根筋的人轻易获得的无上幸福,希望刹那间忘掉那些邪恶的知识,变得像兔子一样心志单纯。但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正像一个人没法阉割自己一样。已经进入脑子里的东西就难以拿掉,除非你能证明那些东西是谬误。黑格尔说,你可以把黑暗中的一棵树当作人,但你一旦看清它是棵树,就没法再把它看作一个人。这就是说,思想从简单到复杂是一条不归路。思想单纯是一种天生的美德,但它就像贞操一样,一旦失去就无法复得。
——引自第107页
一般来说,旷日持久地凝神思索的人迟早会想出一点什么来,当然,别人是否会承认他思考的价值是另一回事。这种人在脑子深处有一个锚点,或者说一个在思维的饱和溶液里偶然形成的晶核,思想以晶核为中心一层层结成晶体,所以像晶格一样,有内在的系统和鲜明的个性。与此相反,世上多数人的思想是外力规范而成,思想深处未必有根。
——引自第88页
弗兰茨·卡夫卡(1883.7.3-1924.6.3)1883年出生于布拉格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转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
何塞·安东尼奥·费德乌,1972年出生于阿尔瓦塞特,是一名作家与漫画编剧。师范专业毕业的他,将自己的教学天赋与另一项巨大热情——讲故事结合起来。在出版了第一部漫...
材料力学 本书特色 王向东等编著的《材料力学》内容包括:绪论及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轴向压缩、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强度理论...
畅销日本30年 销量超过百万套这是一本从零开始的手作玩具完全指南传统玩具、创新玩具,都能自己动手做...................※编辑推荐※能够自己制作...
ThisisajointproductionfromKondashaInternationalandTheIOORofSophiaUniversity,Toky...
李欣然,1986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史,侧重于思想与政治方面。
本书监修羽田美香和饰品设计师星川优香是双胞胎的手工艺者。著书有《初次编织 1日编织 钩针钩织》、《棒针编织》、《最新版初次“缝”和“织”》、以“Dog Pose...
作品目录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附录一位异乡女白鹭杜拉斯主义向着河流走去的她杀吧,她说写吧,她说在我父
茨威格,S.(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皙学和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16岁就在刊物上...
木村拓哉Kimura Takuya1972年11月13日东京都出身
阿蒂夫·迈恩(Atif Mian),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和公共政策教授,威尔逊公共政策和金融学院Julis-Rabinowitz中心主任。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和...
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 本书特色 《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是《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的姊妹篇。书中包括刘渡舟教授讲“平脉法”、“伤寒例”、“痉湿暍病”、肝病、痰饮等。...
ThelatestadventureofDianaandherwolfarejustlikeafinewine,totalenjoymentforallourr...
A grand, devastating portrait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the Sackler family, famed ...
作品目录前 言 / 1英国文学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 3《摩尔•弗兰德斯》 / 9《格列佛游记》 / 11《汤姆•琼斯》和《项狄传》 / 13《
临床医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教材力求在较少的课时里使药学专业学生对临床体格检查、临床各科疾病及常见症状等内容有一个概要的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深刻认识药学在人...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麦卡勒斯于1951年出版的小说集,共收录七篇麦卡勒斯最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伤心咖啡馆之歌》讲述了爱密利亚小姐、罪犯马文•马西和罗...
你不知道你是谁,你以前是谁;你知道你演过戏,你不知道你演过什么戏,你演戏,你知道你应该演,你不知道演什么,你就是演。你不知道演过哪些角色,哪些孩子死去或活着。不...
专家谈消化与吸收 本书特色 健康,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是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只有身、心得以健康,人们才能保证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提高,才能有益于健康年龄的延长和民...
《手到病自除3》(图解版)是杨奕老师最新推出的全彩版足部反射疗法保健书。全书共分四章,不光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足疗的基本常识和理论基础;还配以大量真人穴位图和反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