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现代性

视觉现代性

作者:张慧瑜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2-6

评分:7.8

ISBN:978701010993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现代性经验的研究,构成了中国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议题。最早是对五四启蒙现代性的反省与对晚清现代性的重新探讨,继而是在“新左派”/“自由派”论战中对50-70年代中国历史与文化所具有的“反现代的现代性”的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思想与文化的现代性悖论的讨论,这些都构成了现代性议题的重要侧面。本书通过对视觉文化、主体理论和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反省,一方面将中国现代性主体的讨论置于具体的历史关系/结构当中,另一方面又对西方理论自身进行一种自反性的解构。尤其是通过对鲁迅的“幻灯片事件”及早期作品、瞿秋白的《多余的话》、丁玲的《在医院中》以及当代电影《鬼子来了》、《南京!南京!》的深入解读,对诸多与20世纪中国历史相关的重要问题,如启蒙、革命、中国主体的多重性等做出了新的阐释,如何理解这份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独特经验对当下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品目录

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视觉文化与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性的内在分裂
第三节 晚清现代性的双重书写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与“幻灯片事件”
第一章 启蒙者的位置与三重空间转移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鲁迅的文化位置
第二节 “被看”的“看”:一种被规训的观看
第三节 “铁屋子”的寓言与“棺木里的木乃伊”
第四节 异乡人与故乡的他者化
第五节 狂人之家与母亲的位置
第六节 主体与“影”的倒置:“铁屋子”与“黑甜乡”
第二章 “看客”的功能
第一节 “面面相觑”:没有“示众”的“示众”
第二节 “狂人之眼”及被看的焦虑
第三节 观看的权力与现代性空间的区隔:“我”与“看客”的不同
第四节 “国民”的形成与“想象的共同体”
第五节 自我病理化的主体位置:被凝视的主体
第六节 鲁迅的“半殖民地”经验
第三章 被遮蔽的被砍头者与亚洲想象的困境
第一节 消失的刽子手与被砍头者
第二节 “我”的形成、分裂与弥合:无法完成的“亚洲想象”
第三节 “日本同学”的位置:“亚洲认同”的悖论
第四节 作为方法/实体的“亚洲”:反思“日俄战争”的世界史意义
第五节 缺席的“俄国”:暧昧的亚洲与欧洲
第六节 作为教室/影院的现代性空间及内在的暴力
第四章 暧昧的空间与革命者/知识分子的主体位置
——以《多余的话》和《在医院中》为中心
第一节 再现/代表的危机
第二节 “在监狱中”或中国版《狱中札记》:并非“多余”的话
第三节 “谁”在医院中
第四节 暧昧或混杂的空间
第五节 启蒙与革命的倒置与转化
第六节 空间隐喻与中国的现代性表述
第五章 “现代” 主体的浮现与“亚洲”的伤口
——以《鬼子来了》和《南京!南京!》为中心
第一节 冷战/后冷战时代的抗战叙述:中国主体位置的悬置与填充
第二节 西方视角中的中国女人
第三节 “我”的缺席与农民作为暧昧的中国主体
第四节 角川的位置:自我的他者化
第五节 现代性/亚洲的伤口:日本在中国现代性遭遇中的双重位置
第六节 不可抹去的他者与新的历史主体浮现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作者简介

张慧瑜,1980年生于山东郓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供职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博雅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领域为影视传播、文化研究、新闻社会史、非虚构写作等。出版专著《主体魅影: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文化魅影: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打开锈住的记忆:影视文化与历史想象》、《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等。近些年在《读书》、《开放时代》、《文艺研究》、《电影艺术》、《人民日报》、《南风窗》、《二十一世纪》(香港)、《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等发表论文、评论若干。曾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北京大学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九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一等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论文三等奖、第一届华语电影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