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为“我所读过的最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
本书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以他深厚的学识和与生俱来的清晰的表达能力,提出了符合科学精神的论辩。再现是艺术史最基本的问题,而《艺术与错觉》是任何对理解艺术有兴趣的人的必读书。《艺术与错觉》第六版包括最新增加的序言,作者在其中讨论了图像与符号的关键差别。
于2001年11月去世的贡布里希教授恩斯特爵士,功绩勋章获得者(O.M),高级英帝国勋爵士(C.B.E),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最有影响的艺术史家之一。他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6年进入伦敦的瓦尔堡研究院任教职,并从1959年起,担任伦敦大学古典传统历史教授及院长,直至1976年退休。他最著名的著作是《艺术的故事》,最早出版于1950年,现已出至16版。其他学术著作还包括:《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1979年),以及11部文集,均由费顿出版社出版。
"风格化"蕴含的意思是,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活动,艺术家通过这种活动改变了树木的形状....风格甚至统治了艺术家希望忠实地复现自然的地方...当艺术家手执铅笔坐在母题前面时,就会注意那些可以用线条来描绘的方面,而当他手执画笔时,他就从块面的角度去看母题。这种匹配行动永远是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花多长的时间,有多大的困难,这取决于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初始图式来加工,让它适应于画像的要求。"造型意志",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同调意志",即把任何一个新形状改成艺术家已经学会怎样运用的那些图示和模式这样一种同化作用。你无法凭空创造出一种忠实的图像。只要你在其他图画中看见过,你就必定已经学会了这种诀窍。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固定的中国传统语汇是怎样像筛子一样只允许已有图式的那些特征进入画面。艺术家会被可以用它的惯用手法去描绘的那些母题所吸引。他审视风景时,那些能够成功的跟他业已掌握的图示相匹配的景象就会跃然而出,成为注意的中心。风格和手段一样,也创造了一种心理定向,使得艺术家在四周的景色中寻找一些他能够描绘的方面。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艺术家倾向于去寻找他们的风格和素养以为之做好准备的母题。与其说语言是给已有的事物或概念命名,不如说它是把我们的经验世界"分节"....跟语言一样,各风格之间也在分节的顺序和允许艺术家提出的问题的数目方面有所不同。正确的肖像如同有用的地图一样,是经过图式和矫正的漫长历程获得的最后产物。他不是忠实地记录一个视觉经验,而是忠实的构成一个关系模型。
——引自章节:第二章真实与定型
中国人处处都很幼稚,他们认为一幅好的透视画时不真实的,就跟我们感到他们的盘子图案不真实一样,看见最终会聚于一点的奇怪建筑就感到惊异。一切早期的绘画作品,无论什么国家还是什么人的,由于缺少阴影,就表现出没有知识帮助,凭眼睛去发现真理是多么指望不上。红印第安人的眼睛的敏锐程度足以发现敌人或猎物的踪迹,甚至从被踩过的叶子那不自然的形状中发现踪迹,然而对阴影的感觉却是那么迟钝。卡特林先生说过,他有一次处境十分危险,因为他画了一幅肖像,面部半明半暗,而没有文化的观看者在设想并且肯定这幅画只画了半张脸。
——引自第214页
《实用影视剪辑技巧》的精彩之处在于对蒙太奇的理解谓深刻而独到,因此,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而且还总结了一整套具体操作的规律
影视艺术传播学 本书特色 《影视艺术传播学》:影视艺术传播系统论,意义的生成场域。影视传播主体控制论,意义的赋予机制。影视艺术传播媒介论,意义的传播载体。影视艺...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0二 本书特色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后,携佛经657部回到长安。三年后,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
《必要的改革:中国改革的路径与选择》内容简介:《必要的改革》是一本足以唤起你对中国改革和发展20年五味杂陈的思索和回忆的书。
京都如晤 本书特色 《京都如晤》一书是苏枕书客居京都九年来的**部通信体随笔集,自2011年冬至2017年春,贯穿七年,记录京都山川风物之美与旅行、读书所见所感...
《纸短情长》内容简介:在历史的罅隙间,有段旧梦,谓之民国。才子风流,星斗辈出,生逢乱世,身不由己。鲁迅,胡适,徐志摩,林语
原创手绘中小学生手抄报设计300例 内容简介 手抄报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了校园丰富多彩的生活,更是新世纪精...
莎乐美-20世纪西方歌剧名作选 本书特色 邹仲之编著的《莎乐美(20世纪西方歌剧名作选)》收入了20世纪欧美11位作曲家的14部经典歌剧的文学脚本。包括佩里...
论语-田英章田雪松硬笔楷书描临本 本书特色 国学,汉学也。涵盖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等,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精髓。《田英章田雪松硬笔楷书描临本》推出《国学经典》系列精选...
图说中国戏剧 本书特色 内容经典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戏剧形象、著名戏剧剧目、主要戏剧流派,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等,注重科学性,又兼具趣味性与实...
颜真聊楷书教程 目录 **章概述**节颜真卿及其作品简介第二节书写姿势第二章笔画**节基本笔画第二节变化笔画第三节笔画应用中的变化附:词语书写练习(一)第三章部...
《简单易学的基金投资》内容简介:本书的作者是多位拥有多年实战经验且业绩丰厚的基金投资人,本书将他们对基金的认识、实战操作方
苏醒的海岸:关于青岛的摄影随笔集 本书特色 书中饱含了作者对于生活的赤诚和热爱。图文并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细腻斑斓的世界。全书共四部分,分别为希望、家园、界限、...
吉尔·德勒兹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也是目前系统研究过电影的唯一一位思想家,撰写了两卷本的论著《电影》,从电影出发探讨世
巫 鸿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 《武梁祠:中国古...
中华书法怀仁集王羲之 圣教序/中华法书 内容简介 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刻石,今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玄奘西天取经,归后奉太宗之命翻译经文,太宗亲为撰序,太子李...
学艺微言-苗老汉聊天 本书特色 《学艺微言》由黄苗子所著,从说“美”开篇,继而边谈论从艺者的人品心性及道德休养,边引领读者在民歌、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剧中...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又因其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丰富性,使其对观众有广泛
设计英国 本书特色 《设计英国》编著者郑育欣。作者从解读设计的角度改变观点、深化体验,让生活中看到的形式、配色、感受变得简单和有趣味。作者对英国的设计观察,从建...
《元好问集》内容简介:元好问是金末元初很有成就的文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