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焰不熄

光焰不熄

作者:周质平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2012-7

评分:9.0

ISBN:978751081490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周质平,1947年生于上海,1970年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1974年东海大学中文所硕士,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晚明文学与思想。著有Yuan Hung-tao and the Kung-an School,《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胡适的情缘与晚境》、《胡适丛论》、《现代人物与思潮》、《儒林新志》等;主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胡适早年文存》、《胡适未刊英文遗稿》、《胡适英文文存》等。

作品目录

增订版自序:光焰不熄
2002年版原序
胡适与鲁迅
序论:捧鲁与批胡
交谊:由合作到分歧
从白话文到新诗
结语
胡适与冯友兰
前言
中国哲学史
历史·传统·西化
结语
胡适与林语堂
前言
从白话文到整理国故
信仰,宗教与科学
政治:热肠与冷眼
海外的声望及影响
结语:还其本来面目
胡适与吴敬恒
胡适笔下的吴敬恒
评价的改变和提高
吴敬恒是个过渡性的人物
吴敬恒笔下的胡适
胡适何所取于吴敬恒
同中有异
最后的敬礼
胡适与赵元任
胡适笔下的赵元任
白话文
政治·社会·文化
婚姻·家庭
结语
胡适与梁漱溟
学术与事功
“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
异中有同
结语
胡适与钱玄同
序论
个性的异同
白话文运动
文字改革
古史考辨
胡适论辛亥革命与孙中山
前言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对孙中山的评价
胡适的反共产思想
前言
胡适反共产思想的哲学基础
对共产势力的错估与低估
从思想史上反共产
对现实的直接批评
结语
“以文为史”与“文史兼容”:胡适与林语堂的传记文学
前言
胡适笔下的传记文学
比较胡适与林语堂的传记文学
胡适文学理论探源
读胡适的《尝试集》——新诗的回顾与展望
胡适的游记
评胡适的提倡科学与整理国故
胡适所说的科学
科学方法与整理国故
科学与自然
为科学寻中国的根
结语
胡适对民主的阐释
前言
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民主在中国的历史基础
民主政治是幼稚政治
结语
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
前言
从逻辑到科学
民主与自由
妇女问题
中国在进步
结论
冷眼与热肠——胡适对政治的两种态度
国界与是非——胡适早期思想中的“爱国”
前言
《竞业旬报》时期(1906—1910)
留学时期(1910—1917)
结语
超越不了“国界”的“是非”——胡适对中国婚俗的态度
胡适笔下的日本
在鄙夷和敬畏之间
中、日现代化的比较
日本的民族性
不念旧恶
胡适的暗淡岁月
前言375
葛思德图书馆
维持学术纪律
结语
· · · · · ·

作者简介

周质平,1947年生于上海,1970年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1974年东海大学中文所硕士,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晚明文学与思想。著有Yuan Hung-tao and the Kung-an School,《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胡适的情缘与晚境》、《胡适丛论》、《现代人物与思潮》、《儒林新志》等;主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胡适早年文存》、《胡适未刊英文遗稿》、《胡适英文文存》等。

精彩摘录

林语堂反共的立场比胡适表露的更早,也更直接。第一、共产党不是民主人士,无论就理论还是实际来说,他们都是俄式的独裁者,他们所谓的民主不是中国所有的民主。第二,他们利用这次大战,不顾国家的统一,建立自己的政权自己的军队,来扩充党的权力。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而且会照着既定的计划,继续这样做下去。

——引自第102页


在那样一个没有不说话自由的集权社会里,我们又何忍苛责一个人为了保全性命,而说些言不由衷,应景敷衍的话呢。“玉碎”固然有其壮烈,但”瓦全“往往比”玉碎“更需要一些忍耐、坚持、信心与智慧。

——引自第6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