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作者:埃德温·阿瑟·伯特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2-8

评分:9.0

ISBN:978753577207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埃德温·阿瑟·伯特(Edwin Arthur Burtt.1892—1989),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哲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icalFoundations ofModem Physical Sconce:A Historicaland Critical Essay,1924),《科学时代的宗教》(Religion in an Age ofScience,1930),《正确思考的原则和问题》(Principles and Problems ofRi曲tThinking,1931),《英国哲学家:从培根到密尔》(The English Philosophers,from Bacon to Mill,1939),《宗教哲学的类型》(Types ofReligiousP...

()

作品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近代思想的本性所暗示的历史问题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此问题之关键
第二章 哥白尼和开普勒
第一节 新天文学的问题
第二节 前哥白尼时代数学进步的形而上学意义
第三节 哥白尼步骤的根本意涵——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复兴
第四节 开普勒对新世界体系的早期接受
第五节 对新形而上学的最初表述——因果性、量、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第三章 伽利略
第一节 “位置运动”的科学
第二节 自然作为数学秩序——伽利略的方法
第三节 第二性质的主观性
第四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五节 因果性的本质——上帝与物理世界——实证主义
第四章 笛卡儿
第一节 数学作为知识的钥匙
第二节 对物理宇宙的几何构想
第三节 “广延实体”与“思想实体”
第四节 心身问题
第五章 17世纪的英国哲学
第一节 霍布斯对笛卡儿二元论的攻击
第二节 对第二性质和因果性的处理
第三节 摩尔的作为精神范畴的广延概念
第四节 “自然精气”
第五节 空间作为神的在场
第六节 巴罗关于方法、空间和时间的哲学
第六章 吉尔伯特和波义耳
第一节 非数学的科学潮流
第二节 波义耳作为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要性
第三节 对机械世界观的接受和捍卫
第四节 定性解释与目的论解释的价值
第五节 对第二性质实在性的强调——人的观念
第六节 对人类知识的悲观看法——实证主义
第七节 波义耳的以太哲学
第八节 上帝与机械世界的关系
第九节 对牛顿之前发展的总结
第七章 牛顿的形而上学
第八章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埃德温·阿瑟·伯特(Edwin Arthur Burtt.1892—1989),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哲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icalFoundations ofModem Physical Sconce:A Historicaland Critical Essay,1924),《科学时代的宗教》(Religion in an Age ofScience,1930),《正确思考的原则和问题》(Principles and Problems ofRi曲tThinking,1931),《英国哲学家:从培根到密尔》(The English Philosophers,from Bacon to Mill,1939),《宗教哲学的类型》(Types ofReligiousP...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117意象总是关于特殊对象而言,我们发现霍布斯与中世纪晚期强烈的唯名论倾向颇为一致。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真实存在,这种倾向在英国尤其盛行。霍布斯哲学的这种唯名论方面使他不会承认普遍本质或本性是实在的,它们只是一些名称罢了。120现在,我们也许会问,这种推理既然适用于第二性质,难道就不适用于第一性质吗?—第一性质难道不也仅仅是有感觉能力的生物中的幻象吗?在这方面,二者之间似乎没有差别。对于这种异议,霍布斯坦率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且在空间与几何广延之间作了区分。我们将会看到,一些古代学者可能已经感觉到了这个区分,但直到牛顿以后,它才在近代思想中最终变得重要起来。在霍布斯看来,空间本身是一种幻象,是“存在于心灵之外的事物的幻象;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幻象中不考虑其他偶性,只考虑它在我们之外显现”。然而,通过对运动进行几何研究我们得知,广延是物体的一个本质特征。总是存在着运动中的外在于我们的广延物,它们通过运动在我们内部引起幻象以及幻象的那种“外部性”,即空间。时间也是一种幻象,是“运动先后”的幻象。“自然之中只有现在存在;过去的事物只在记忆中存在;未来的事物则根本不存在,未来只是心灵的虚构,是把过去活动的后果应用于现在的活动。”自然之中有运动但没有时间,时间是记忆和预期的先后性的幻象。因此,所感知到的整个意象处于身体之内,无论与外表多么相反。心灵是有机体的运动,感觉是实际发生于器官之内的外向性的显现。霍布斯似乎没有注意到这种观点所蕴含的巨大的认识论困难。他未经批判考察就接受了伽利略机械宇宙论的基本要素。幻象的那种“外部性”心灵是有机体的运动,感觉是实际发生于器官之内的外向性的显现

——引自第117页


127摩尔把其推理从人之中存在着一种非物质实体的结论,拓展到假定整个自然中也存在着一种类似的、更伟大的非物质实体,因为他确信,科学事实表明自然和人一样都不是简单的机器。134运动这个事实以及运动的可度量性暗示有一个无限的几何系统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实际存在的背景,度量正是依照这个背景作出的。摩尔发现,作如此辩护的这个绝对空间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它必定真实存在,因为它是无限延展的,但又与物质绝对不同,因为除了广延,它没有任何物体特征。因此,根据他的前提,空间必定是一种真正的精神实体。随着摩尔对空间作进一步的反思,它在摩尔心中变得越来越高贵。摩尔列举了不少于20种既适用于上帝又适用于空间的属性:上帝和空间都是“单一的、单纯的、不动的、永恒的、完满的、独立的、自存的、自持的、不灭的、必然的、无际的、非受造的、不受限制的、不可理解的、无所不在的、无形的、无所不入的、无所不包的、本质存在、现实存在、纯粹的现实”。把这一长串修饰词赋予空间意味深长地表明,与新的数学运动相一致的宗教精神根据几何宇宙观在无限空间中找到了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纯粹形式或绝对现实的真正替代。与新的数学运动相一致的宗教精神几何宇宙观136就上帝仅仅是从涉及他的生命和能力的其他特征中抽象出来的无所不在而言,空间就是上帝。但空间的精神性是某种本质的东西。空间是神圣的。...从根本上讲,宇宙中的一切连续性——无论是这个不动的、非物质的空间,还是像重力和内聚力那样把宇宙的不同部分聚集在一个系统中的那些不可见的力—都是精神性的。“上帝的仁慈是万物的支柱和倚靠。”138巴罗指出,数学这门科学的对象是量,量既可以根据其纯粹形式来思考,比如在几何学和算术中,也可以根据其混合形式来思考,即与非数学的性质相结合。例如,直线既可以像在几何学中那样根据其纯粹的、绝对的形式来思考,也可以像在天文学、...

——引自第117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