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奇人相遇

与奇人相遇

作者: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2012-9-1

评分:8.1

ISBN:978751171489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1866年生于俄罗斯和土耳其交界的高加索地区,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亚美尼亚人。他曾经花费21年的时间游历包括中东、中亚、印度、埃及等地在内的广大地区寻求真理,并于1912年在莫斯科开始教学工作。1917年,受到俄国大革命的影响,葛吉夫开始率领他的学生撤离战区,相继在俄罗斯南部、君士坦丁堡、柏林继续开展教学工作。他于1922年在法国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定居并创办“人类和谐发展机构”。在1924年一次几乎致命的车祸后,他关闭了学院,改为在巴黎的一所公寓里与学生一起]:作。在此后的十年间他相继撰写了《所有及一切》三部曲:《别西卜讲给孙子的故事》、《与奇人相遇》和《只有“我在”时,生命才是真实的》。葛吉夫于1949年在巴黎去世。

作品目录

前言
英译者摘记
引言
我的父亲
我的第一位导师
博格切夫斯基
X先生——又称博格逊船长
阿布銮-耶洛夫
尤里·鲁伯维斯基公爵
埃金·贝
皮欧特·卡本科
史基洛夫教授
附录
· · · · · ·

作者简介

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1866年生于俄罗斯和土耳其交界的高加索地区,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亚美尼亚人。他曾经花费21年的时间游历包括中东、中亚、印度、埃及等地在内的广大地区寻求真理,并于1912年在莫斯科开始教学工作。1917年,受到俄国大革命的影响,葛吉夫开始率领他的学生撤离战区,相继在俄罗斯南部、君士坦丁堡、柏林继续开展教学工作。他于1922年在法国巴黎郊区的枫丹白露定居并创办“人类和谐发展机构”。在1924年一次几乎致命的车祸后,他关闭了学院,改为在巴黎的一所公寓里与学生一起]:作。在此后的十年间他相继撰写了《所有及一切》三部曲:《别西卜讲给孙子的故事》、《与奇人相遇》和《只有“我在”时,生命才是真实的》。葛吉夫于1949年在巴黎去世。

精彩摘录

在这一章结束之时我想要提提他心理状态中非常独特的某项特点这一点在他早年便明显可见,也是他非常个人化的特质。伯格逊总是闲不下来他总是在做着什么工作。他从来不像俗话说的,

——引自第91页


我希望把这一章献给另一位我视为杰出不凡的人士,他晚年的生活方式,若不是出于命运安排,就是缘于「自我发展的个体性」中的律则,简直和我自己的生活如出一辙,丝毫不差。目前此君的身体从一般观点看来健康硬朗,但是从我的观点看来,而且只在我俩之间讲,只有他的肉体才称得上健康。有趣的是,一般观点都认为两个民族若素有世仇,那麼两边的人民一定本能上互相怀著敌意甚至仇恨;但是相反的,虽然埃金·贝和我的家庭传统及宗教信仰殊异,但是打从我俩在年少时因为极不寻常的际遇结识之后,就逐渐培养出深厚的友谊;日后,透过各种细微的事件,我俩的内在世界就像「同出一源的两脉」般互相吸引,情同手足。在本章我会描述我与埃金·贝医生的初次邂逅,所有认识他的严肃之士都很尊敬他,寻常百姓也莫不如此,甚至把他视为伟大的魔法师和术士。我也会简短叙述我俩在亚洲及非洲深处漫游时所遭遇的几起重大事件。在目前,他受到过去许多证明「并非过眼云烟」的勋章所奖励,顶著「伟大的土耳其帕夏」的头衔,却不知何故在埃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安度馀生。我必须说明尽管他有办法选择任何他想居住的地方,并享受当今生活的一切安适,他却选择如此偏僻的地点做为晚年的居所,主要是想避免闲杂人等的强求和好奇──这项不配为人的特质早已成为大部分当代人的天性。我初遇埃金·贝时他还相当年轻。当时他在德国一所军事学校就读,一如往常会回到君士坦丁堡与他父亲共度夏天。我们两人同龄。在描述我与他的相遇之前,我得说,在我初次造访爱兹米雅金以及结识伯格逊之前(我在前一章曾经有所描述),当时我仍像一条丧家之犬悽悽惶惶,四处寻找我脑中问题的答案──我的脑袋,根據大多数当代人的看法,早已神智不清──我也刚巧来到君士坦丁堡,因为听说那里的托钵僧能施行许多奇迹。当我抵达君士坦丁堡之后,就想办法待在一个叫培拉的地区,然后从那里走访各种托钵僧的修道院。当时我与这些「托钵僧热...

——引自章节:埃金·贝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